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隶属于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盛夏开花,花期长,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目前,关于紫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繁殖栽培、育种及园林应用等方面。由于紫薇属植物染色体小(1-2μm),且细胞质厚、细胞质浓,采用传统的压片法染色体制片效果非常不理想,限制了紫薇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其分子细胞学领域的研究更是空白。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依据碱基互补原理,能够准确获得特殊修饰的核苷酸分子探针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为小染色体提供可识别的标记。基于此,本研究在优化紫薇属植物的制片方法基础上,对紫薇属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过程各个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建立了适于紫薇属植物的FISH体系,初步分析了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期染色体上分布特点,进行核型分析,并初步建立紫薇属植物基因组原位杂交体系,对紫薇属种间杂种进行了杂种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了紫薇属植物的染色体制片方法:取当年生枝条茎尖生长点或初冬剪下的经冷藏处理的枝条水培后萌发的茎尖生长点最内侧长度为0.5-1.0cm的部分为材料,置于改良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分析纯):三氯甲烷(分析纯)=5:3:2,Ⅴ/Ⅴ)中于-20℃温度固定过夜后的制片效果最好;常规压片法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在浓盐酸与乙醇混合液(1:1)中于室温下解离2h;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的最佳酶液及酶解时间是在2.5%纤维素酶:2.5%的果胶酶:0.01%蛋白酶K=2:1:3(Ⅴ/Ⅴ)的混合酶液中37℃水浴酶解4-5h。成功获得紫薇、尾叶紫薇(L. caudata)、福建紫薇(L. limii)、屋久岛紫薇(L.fauriei)等4种紫薇属植物清晰的中期染色体制片。2、建立紫薇属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体系:染色体制片前处理:65℃烘箱内染色体玻片干燥1h,0.1mg/m1RNA酶溶液37℃温育1h,0.1mg/ml胃蛋白酶K37℃温育10min;杂交探针制备:20μl体系中探针3μl,95℃金属浴避光变性10min。染色体变性:85℃恒温处理3.5min;信号检测:20μl2mg/ml DAPI荧光染液染色5mi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45SrDNA在紫薇属植物中位于比较长的染色体短臂近端部,紫薇、福建紫薇、尾叶紫薇、屋久岛紫薇与45SrDNA探针杂交后均得到一对位点,分别位于第2、1、4、2号染色体上,并获得4种紫薇属植物的核型公式。3、建立了紫薇属植物基因组原位杂交体系,在紫薇与尾叶紫薇种间杂种F1代的染色体上发现了紫薇和尾叶紫薇的杂交信号,确定为真杂种,获得紫薇属杂种鉴定新方法。研究结果为紫薇属植物分子细胞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