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快速推进、取得了瞩目成就的同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文件,要求进一步明晰土地利用的适宜性,限制土地开发、强化土地的生态保护,并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划定“三生”空间开发管制边界。在此背景下,研究“三生”空间的适宜性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在深入分析“三生”空间的概念内涵基础上,构建了“三生”空间理论框架及“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苏南快速城镇化地区之一的县级市——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对比“三生”空间现状和“三生”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扬中市“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结论有三:(1)依据本文对“三生”空间的概念定位,确定了“三生”空间分类原则,从土地利用功能角度出发,识别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以主导功能为分类的首要原则,构建了“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并以扬中市为研究区,对“三生”空间现状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生产空间形状规则、类型单一;生活空间相对复杂,空间分布离散度高;生态空间的类型丰富,数量结构单一,空间形状、构型复杂。(2)扬中市“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反映,扬中市全域生产、生活、生态适宜性均较好,大部分处于较适宜和最适宜的范围内。其中,生产空间适宜性等级具有明显的“块状”空间分布特征,适宜分布区连片度高。生活空间适宜性等级呈现“环状”与“块状”相结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城镇中心适宜性等级最高。生态空间适宜性等级具有明显的“环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呈现由内向外的梯状圈层式递增,适宜区均沿江分布。(3)将“三生”空间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叠置,在规划总原则一致下,提出了扬中市“三生”空间优化路径。扬中市大部分“三生”空间现状适宜性较好,3081.64公顷需作空间优化调整,其中524.32公顷的生产空间需向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调整,1114.87公顷的生活空间需向生产和生态空间优化调整,1442.45生态空间需向生活和生产空间优化调整。对比扬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体相一致,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用地调整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