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认知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研究与实践思路由仅仅保护遗产单体向关注历史环境进行转变,如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线性文化遗产等理念逐渐成为了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自中国大运河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线城镇及地区的历史保护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指导这些滨水地区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这样并置的情景中,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提供了一种整体、关联、动态地保护文化遗产和延续历史环境的可能性。本文遵循“提出研究预设—梳理相关理论—寻求理念结合—建构设计策略—验证实际案例”的逻辑,采用分类型探究、系统学解析、多尺度分析方法,以历史城市滨水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切入视角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历史城市滨水区的类型、特征及现状建设问题,解析了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要素。其次,从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两个层面探寻线性文化遗产理念与城市设计的结合点,并提炼线性文化遗产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指导意义。然后,概括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并探讨出十二条城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滨水区作为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认为:历史城市滨水区有别于一般性城市滨水区,有着文化层叠性、生态敏感性、功能延展性、景观特殊性四重特征属性,现状建设存在“藏、占、单、平、急”五大问题,而相对应的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应当关注“历史文脉延续、生态环境整体、功能适配合宜、景观风貌特色、开发滚动渐进”五个目标,并明确了文化、生态、功能、景观、开发实施等五大系统的城市设计要素。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从个体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修缮到治理、从保护到发展”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线性文化遗产理念指导当代城市设计的意义为“文化遗产优先、环境和谐发展、提倡公众参与”;最后,本文提出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应遵从“历史性、层次性、共享性”三个城市设计原则,本文归纳出的十二条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为:文化意象完整认知、文化格局整体塑造、文化场所叙事表达、生态优化城市结构、生境与物种的培育、功能适配文化定位、滨水土地混合利用、分时引导人群活动、强化滨水观景感知、完善景观解说体系、滨水开发弹性预留、拓宽公众参与途径。总的来说,本文关注到历史城市滨水区这一城市空间的特定地带,尝试以线性文化遗产作为切入视角展开探讨,提出了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历史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并建构了一套可操作的策略库,有助于相似地区的建设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许多科学教师的课堂上都出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还有不少教师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科学探究活动”的理念和要求还不能真正地理解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于是一方面教师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积极地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令教师们困惑不解的、有碍于科学探究活动健康开展的问题。那么我们科学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音乐课程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合唱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现如今无论是教育业内人士还是广大家长,对小学班级合唱的关注愈加强烈,合唱艺术的
本文开展了将电流变体智能材料直接理置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砂浆材料中的可行性、具体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的研究,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实体书店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资源数字化等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移动、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等技术已经成为阅读书籍和获取文本信息的重要工具。而随着“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学者看到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第三空间方面的优势,并倡议实体书店改变长久以来单一的商业氛围,提高实体书店内部空间的舒适性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因此,实体书店正逐渐从单纯售卖书刊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颁布之后,在“监察全覆盖”的立法精神指引下,监察对象的范围全面扩展。而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存在一类特殊的群体---劳务派遣人员。他们不属于国有企业的正式员工,但是其中的部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基层管理人员的职责。《监察法》对于国有企业劳务派遣人员未作明确规定。监察委在案件识别中无法通过《监察法》规定直接判断国有企业劳务派遣人员是否属于监察对象。所以有必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为落叶灌木[1],高达2 m,分布区北起乌苏里江以东的锡霍特山南部,南至长白山脉,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分布带,地跨中、朝、俄三国境内.在我国
介绍了一种简易、高效、快速的生物同工酶分析方法--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等电聚焦电泳 方法。该方法与目前国内外市场销售的同种用途等电聚焦产品(如BIO-RAD公司的model11Mini IEF Cell)相比,具
本文针对输电塔架结构的损伤特点,采用优化等效的方法,建立了具有螺栓松动损伤的输电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同时提出了此结构螺栓松动损伤诊断基于应变模态的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
本文结合我国首例将隔震技术应用于变电建筑物的工程——西安市330kV西北郊变电站110kV配电楼工程,研究隔震结构在多向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并把计算结果与单向地震作用
在人体骨架结构动作识别方法中,很多研究工作在提取骨架结构上的空间信息和运动信息后进行融合,没有对具有复杂时空关系的人体动作进行高效表达。本文提出了基于姿态运动时空域融合的图卷积网络模型(PM-STFGCN)。对于在时域上存在大量的干扰信息,定义了一种基于局部姿态运动的时域关注度模块(LPM-TAM),用于抑制时域上的干扰并学习运动姿态的表征。设计了基于姿态运动的时空域融合模块(PMSTF),融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