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无线视频传输的鲁棒性研究及DSP实现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以及带宽的增加,人们对无线视频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视频数据经过高压缩后,尽量多的去除了象素之间冗余,并且由于无线信道中各种噪声的干扰,使得压缩的码流对误码非常敏感。因此,目前在无线信道上传输视频压缩码流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方面,无线信道存在大量的随机误码和突发误码,严重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另一方面,视频压缩码流对信道误码非常敏感。针对这些问题,对无线环境下视频传输的鲁棒性进行研究,以提高视频传输质量,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鉴于H.264编码标准是当前最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并且该标准在视频压缩的效率和网络友好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本文在深入研究了H.264编码标准的新特性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数据分割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技术作为一种抗误码方法在H.264标准中得到较大的改进,由于它可以很好的与信道编码相结合,对视频数据进行不等差保护传输,在提高视频传输鲁棒性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所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H.264的数据分割方法和目前几种典型的数据分割策略,并对这几种分割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然后针对H.264标准的数据分割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割策略。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数据分割方法在没有过多增加信道负担的情况下,抗误码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次,针对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误码率高并且高压缩的视频数据对信道误码非常敏感的问题,本文从研究信道编码入手,介绍了目前性能最好的两种信道编码技术——Turbo码和LDPC码,分析了这两种编码的原理和特点,并且通过仿真实验比较分析了这两种编码的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联合编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割与非规则LDPC码的联合编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高无线环境下视频传输的质量。 最后,根据嵌入式开发技术,设计并完成开源的H.264算法(X264)在BF561开发板上的运行,在此基础上,使用优化后的编码器实现了视频监控服务器的原型,使用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在BF561开发板上压缩后传输至PC机,且能够在PC端用VLC成功解码并播放,为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功耗问题成为嵌入式设计领域一个新的挑战。研究表明片上存储子系统已成为片上系统主要功耗来源。SPM(Scrach-pad Memory)作为一种片上存储器具有
以基于本体的特定领域需求获取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已有的基于本体需求获取方法,得出当前方法的不足是本体为静态一次性构造,缺乏灵活性。针对当前方法中存
数据流模型的出现给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由于数据流连续不断的到来,已有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对这些潜在无限的、变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挖掘,因此,必须
近年来,随着网络规模的飞速发展,传统的IP网络仅提供“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服务,对IP包传递的可靠性和时延不提供任何保证,这对只要求准确率而对时延没有严格要求的数据业务
高通量实验产生了大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相互作用已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能为模体对的预测提供参考信息。但是,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寻找模体对仍是一个挑战性问题。高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对企业的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系统受管资源往往源于多个厂商,兼容性得不到保证;企业的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日趋复杂: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
近年来,随着终端智能化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移动云计算迎来了它发展的一个契机。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下,如何实现把用户在一个终端尚未完成的任务或该终端不能完成的任务,高效迅
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机构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是最难识别的一部分,其识别精度还远远达不到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详细研究了中文机构名的识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电子投票等电子通信方式已经广泛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保护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与隐私,许多匿名电子系统都把匿名作为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