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17世纪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1633)在诗集《圣殿》(The Temple)中以简单朴素的文字和真切专注的情感谱写上帝之爱、探讨入神之间的关系,为后世宗教诗人树立起宗教诗的典范。本文采用具体的诗歌文本分析方法,结合历史背景,尤其是16、17世纪英国错综复杂的宗教环境,主要针对《圣殿》中的感官意象展开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厘清赫伯特本人的宗教立场。本文分为两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引导性的部分,讨论赫伯特诗歌中的反理性思想,说明他的反理性思想与早期新教改革者的观点相吻合。其中第一章介绍16、17世纪理性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弗朗西斯·培根和爱德华·赫伯特等人与乔治·赫伯特之间的关联,并且指出相比较之下,乔治·赫伯特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反对把抽象理性运用于自然和神学领域。第二章旨在表明新教神学是赫伯特反理性立场的内在根源。从这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赫伯特反对用理性去解读入神关系,转而寻求简单直接的感官体验来描写他的上帝。本文第二部分指出赫伯特注重个体感觉经验在人神沟通中起到的作用。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共有六章,主要探讨赫伯特诗歌中的五种感官意象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新教神学思想。第三章概括介绍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五感,主要讨论五感的等级之分、五感作为诱惑之门的负面形象以及与赫伯特同时代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的感官意象。第四章讨论赫伯特诗歌中的视觉意象,其中,“眼睛-飞镖-心脏”这一典雅爱情中的比喻、人体肉眼的局限性和上帝之眼的威力将会得到探讨。通过分析这些视觉意象,我们可以得出新教改革时期神学对赫伯特具有重要影响。第五章阐述赫伯特诗歌中的“道”和听觉。赫伯特对听觉的重视与新教改革者的观点相符,路德开创的新教神学以“因信称义”为核心教义,注重《圣经》经文,使人的注意力从天主教传统中繁复的外在礼仪、教堂装饰等转向经文本身和人的内心。第六章从两个层面讨论赫伯特诗歌中的味觉话语。第一层面是从物质的、世俗意义的角度来看味觉,把赫伯特诗歌同他所处社会环境相联系。另一层面则是从精神的、宗教意义的角度,表明赫伯特诗中的大部分味觉表达都与基督教圣餐相关联。通过分析他对圣餐的看法,比较他与新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圣餐观,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他的宗教思想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神学谱系中的具体位置。第七章讨论赫伯特诗歌中的嗅觉意象。本章首先介绍基督教传统中的香气主题,说明香气与基督教宗教生活有着紧密关联,是美德的象征;其次,赫伯特在他诗中不仅继承中世纪传统中香气的内涵,而且结合新教神学背景,使得甜美的香气成为基督的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就像香丸被碾碎散发出更多香气。《筵席》、《馨香》等诗都表现出基督把香气传递给信徒时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并且否定人的功绩,与新教神学思想达到一致。第八章关于赫伯特诗歌中的触觉意象,主要讨论《圣殿》中频繁出现的“石心”(stony heart)这一比喻。这一章首先探讨人心之所以变得坚硬,主要是因为罪在不停地敲打使之变硬,而罪不在外部,恰位于人的内心;其次讨论赫伯特诗中体现出的唯有上帝才能进入坚硬的人心改造它使之软化,并在人心中建立起圣殿的新教思想。同时,这一章还将从“人心中的圣殿”这一意象出发讨论赫伯特诗集取名为《圣殿》的合理性。本文结语部分首先探讨《圣殿》的最后一首诗《爱(三)》。在该诗中,五种感官意象全部出现,说话者第一次与上帝有了全面的感官交流。本文最后认为赫伯特诗歌可以被置于新教神学背景中去解读,新教神学思想帮助我们解读赫伯特的诗歌,而赫伯特的诗歌反过来又加深我们对新教神学思想的理解。赫伯特的宗教立场问题一直是西方学界评论的焦点:他的宗教思想倾向于哪个教派,是新教、天主教抑或新教阵营里折中的国教?本文给出的答案是:赫伯特的宗教思想与当时欧洲大陆新教神学思想一致,因此他是一个典型的新教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