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股通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的里程碑事件,是继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政策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步国际化策略,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及人民币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讲,政策实施之后的效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探究恰恰是投资者以及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故而可知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为:第一,为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并作出相应改进策略提供现实参考;第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用一个经验为今后类似政策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第三,从方法论角度出发,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金融理论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检验经典金融理论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沪股通开通这一事件出发,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研究沪股通开通前后沪市标的股票在流动性与收益性方面的变化,力图为更好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具体研究思路为:首先,从已有文献出发,深入探讨沪股通开通对沪市标的股票流动性与收益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次,针对沪股通开通这一事件,研究本次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沪市标的股票在流动性与收益性方面的影响,观察流动性是否显著提高,异常收益是否存在。最后,深度挖掘沪股通开通后沪市标的股票流动性与收益性变化的原因,并利用这一时期的样本变化,分别从时间序列回归和横截面回归两方面检验流动性溢价理论。研究方法上,在流动性方面,本文利用非流动性指标(ILLIQ)和换手率来衡量标的股票流动性,用平均交易比率(MVR)来分析剔除了市场因素影响的流动性变化,并运用时间序列回归来找寻流动性变化的原因。在收益变化方面,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在沪股通事件之后是否存在显著的异常收益。最后,分别利用横截面回归和时间序列回归两种方法检验沪股通开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沪市标的股票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最后得出结论:第一,无论是527只最初加入的标的股票,还是2014年12月15日之后加入的28只标的股票,均存在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这样的结果与更多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有较大关系,机构投资者关注越多,信息就越透明化,从而致使股票高估值现象被削弱,股价逐渐回归理性。第二,在没有剔除市场因素的情况下,用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指标衡量的流动性均显示,沪股通标的流动性显著提高,但剔除了市场因素之后,无论是527只最初加入的标的股票,还是在2014年12月15日之后加入的28只标的股票,流动性均显著降低。产生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境外的机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长期投资,沪股通标的股票的流动性因此较市场整体流动性而言有所降低。综合考虑整篇论文,有三点创新之处:首先,沪股通于2014年11月正式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可以说是中国内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所以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一个新现象。其次,本文利用平均交易比率,在剔除市场影响后研究沪股通标的股票流动性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研究流动性变化的原因,较以往文章有创新之处。最后,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沪股通事件是否令沪股通标的股票产生异常收益,随后利用异常收益值并灵活使用横截面回归和时间序列回归模型检验流动性溢价理论。这是对经典金融理论是否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有适用性的一次检验,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