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围绕“教学生成”这一中心展开的研究越来越丰富,这要求我们关注到学习已不仅是知识的消费和传承活动,更应成为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活动,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命的创造性生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机械化、庸俗化地解读教学生成,因此,对动态的课堂教学生成过程的分析方法的明晰成为了焦点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课堂教学生成的动态性特点,本研究采用了通过自组织理论对课堂教学生成的过程进行分析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获得对自组织、自组织理论以及教学生成的核心概念界定,并综述其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历程,辨析当下在课堂教学研究中运用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的不足;其次,利用自组织理论中的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理论以及托姆的突变论分别从课堂教学生成的条件、动力和途径三个角度建立分析框架;最后,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的案例进行质性分析,从而结合当下课堂教学生成缺席以及课堂教学生成达成的正反两种案例,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建议进行思考。首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信息、学生学情以及教师教学的组分复杂性分析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开放性的过程复杂性分析,明确了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这是从自组织理论视角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从而对课堂教学系统的生成条件、机制以及表现进行解释。同时,本研究强调建立的分析框架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教学生成的达成效果,而这种效果体现为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即所得的自组织分析框架是一种分析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唯一性结果。更具体地来说,课堂教学生成应具备自组织条件,表现为对已知反复和未知延呈的开放性条件;可被意识到的认知冲突的扰动性条件;以及信息多元与成员异质的差异性条件。课堂教学生成也应具备自组织动力,表现为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不同希望间的竞争与协作表现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者之间竞争协作形成的对话和协商。课堂教学生成还应在有自组织路径的表现,体现为通过思维渐变的途径达到对思维间断点的理解,即通过连续的变化导致了不连续的结果。完成了以上分析框架的明确,本研究从三则自组织的条件、动力以及路径分别缺失的反面案例和一则正面案例分别进行思考和解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本研究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对课堂教学生成的条件、机制以及表现进行分析是可行合理的。同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优化教学生成过程:合学科知识结构地拿捏教学材料的开放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思维空间性的课堂;教师需要提高互动的思维品质,兼顾互动中的竞争与协作,而不是倾斜一方;最后教师还应注意合学科思维态势地处理学生的思维间断点,对其思维的折叠区进行耐心地、有针对性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