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包括深层的下胫腓横韧带)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讨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在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背伸位、跖屈位、内翻位、外翻位、内旋位、外旋位七个体位时,何体位韧带受力前、后长度变化和应变最大,从而推断该韧带在踝关节何种体位更易损伤。方法8只(左、右各4只)于-20℃低温保存的新鲜成人小腿标本,观察全部标本确定无明显骨骼系统的本身疾病及解剖学变异,于实验前12小时室温下自然解冻,且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标本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去除标本皮肤、筋膜、肌肉,尽量保留不影响韧带显露的组织,完全暴露出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后自踝关节上方20cm横断,上端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即牙托粉(自凝型,上海齿科材料厂)包埋模拟上胫腓关节。标本足底自跟骨前方横断,保留距下、距舟、跟骰关节,同样用牙托粉平行足底包埋。然后与下胫腓联合各韧带走行一致,在各韧带的胫腓骨起、止部中间置入两枚微型螺钉(尾部中间有凹槽便于分规精确测量)进行标记。标本准备完毕后置于BOSE Eletroc Force3510生物材料实验系统上,通过上述仪器固定踝关节标本于中立位,用分规卡出两端微型螺钉尾部中间凹槽的距离,放置在电子游标卡尺上测出各韧带不受力和未加载扭矩时中立位的长度。因为正常人踝关节所受的压力最高甚至可达体重的4倍~5倍,在本次实验中,为了避免反复的压力加载对标本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所以给标本逐步缓慢轴向加载500N力(开始时先给予预加载,消除因韧带蠕变产生的误差)。再逐步缓慢给予加载外旋方向5N·m的扭矩后,测量出下胫腓联合各韧带长度并与中立位未受力和未加载扭矩时的长度进行比较。缓慢完全释放500N和外旋方向5N·m的扭矩后,再次如上方法测量2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减去中立位未受力时螺钉尾部间的距离即受力和加载扭矩前、后下胫腓联合不同韧带的最终长度变化。同法将踝关节标本分别固定于背伸(15°)位、跖屈(20°)位、内翻(15°)位、外翻(20°)位、内旋(10°)位、外旋(5°)位六个体位上,测出下胫腓联合韧带在不同体位相对于中立位未受力和未加载扭矩时的长度变化并计算出应变、绘制图表,比较和统计分析得出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在踝关节何种体位长度变化和应变最大即推断在该体位上受力最大,也就更容易受损。结果下胫腓前韧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长度变化最大和次最大,分别为(1.73±0.04)mm、(1.54±0.02)mm,应变分别为(0.1294±0.0030)、(0.1150±0.0018)。下胫腓骨间韧带也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长度变化最大和次最大,分别为(1.16±0.03)mm、(0.99±0.05)mm,应变分别为(0.1331±0.0030)、(0.1138±0.0053)。下胫腓后韧带(包括深层的下胫腓横韧带)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长度变化最大和次最大,最大值分别为(0.66±0.02)mm,(0.44±0.02)mm,应变分别为(0.0427±0.0016),(0.0285±0.0015),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胫腓前韧带在踝关节内翻、跖屈位时应变分别最大和次最大,可推断其在内翻位或内翻、跖屈复合体位(即旋后位)时受力最大因此更易损伤,同理下胫腓骨间韧带、后韧带(包括深层的下胫腓横韧带)也均在内翻位或旋后位时更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