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晋国、郑国、鲁国等国家出现了国君式微,国内卿大夫联合执政的现象,因为执政者往往身居卿位,所以又称这种现象为卿族政治。卿族政治的发生在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背景。自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一度想要建立集权的中央政治,最终却因集权太甚,引发国内混乱,群公子流离他乡。但其设立的“无畜群公子”之制,导致中央权力出现真空,正为后来卿族政治的发生提供了空间。晋文公上台以后,为了缓和因集权造成的紧张局面,实行了广泛的分封,使国内众卿大夫得以进入中央政治核心,主导国家政治,卿族政治的萌芽也由此出现。此后,在执政卿赵盾的大力培植下,晋国的卿族势力,特别是赵氏家族的势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进而威胁到国君的根本利益,由此,晋国卿族与国君在争取国家最高权力上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晋国卿族除面对来自国君的约束外,其集团内部也时有冲突。根据这两个矛盾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卿族政治发展过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晋文公,止于晋悼公,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卿族与国君的联合与斗争。受制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巩固晋国霸主地位的需要,晋国卿族与国君之间必须联合起来以共同对抗来自外界的压力,但国君同时又是卿族在追求国家最高政治权力上的障碍,因此,二者必然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这一阶段,卿族的力量也逐渐长成,并最终超越国君,成为晋国国家实力所系。后期始于晋平公终于三家分晋,卿族政治在此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卿族集团内部的冲突不断升级,形成兼并与分流两个走向,少数卿族在兼并中走向强盛,多数卿族在分流中逐步消失,兼并与分流的后果,使得硕果仅存的韩、赵、魏三家无法再继续维持联合执政的局面,最终走上三家分晋的道路。此外,卿族政治的发展过程与晋国军制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卿权膨胀的影响下,军制不再是根据国家军事实力与军事需要而设定的制度,而成为根据卿族需求随时加以调整的制度。晋国卿族政治从萌芽、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贯穿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始终,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晋国的政治就是晋国卿族的政治。因为一国的政治在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晋国的卿族政治对晋国、对春秋时期整个社会,乃至对后世社会基本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对晋国卿族政治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晋国卿族政治在先秦至秦汉之间的社会制度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