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提炼与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状态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证素特点,为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提供更多依据;分析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多项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探索肠易激综合征诊治和科研工作的新思路,以提高其辨证的准确性、科学性,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最终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及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28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以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系统采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一般资料、病史特征、体格检查、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及诊断分型,并每人抽取5m1血液标本做理化指标检测,所检测指标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 (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乙酰胆碱(ACH)、褪黑素(MT)、P物质(SP)、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0)、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促肾上腺素(ACTH)共19项指标。调查完成后首先进行数据的整理,剔除信息不完整的病例。采用EpiData3.0建立研究数据库,进行资料录入与核对,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状态相关因素分析部分,首先运用频数分析法描述调查人群特征,对出现频率小于15%的症状予以剔除。然后运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状态相关的因素。最后,为各因素权重计分。肠易激综合征证素特点分析部分,首先对经过频数分析后筛选出的症状进行整合,然后采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两种方法对症状进行聚类以及提取公因子,最后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严石林等的《新的辨证“证素”症状判断指标研究》,临床实际以及专家经验,分析聚类类别及公因子所包含的证素信息。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部分,运用方差分析法及t检验法,探讨各项理化指标在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和脾虚湿阻型四组证型间、“肝郁组”与“非肝郁组”间、“脾虚组”与“非脾虚组”间、肝郁气滞型与肝郁脾虚型以及脾胃湿热型与脾虚湿阻型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80例患者,1例因数据不全,予以剔除,最终纳入的279例患者中男性占39.8%,女性占60.2%;肝郁脾虚型占72.4%,肝郁气滞型占4.7%,脾胃湿热型占14.0%,脾虚湿阻型占25%。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后,各组证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肝郁脾虚组:耳鸣、腹痛无特殊、便秘、精神抑郁、AT-Ⅱ;肝郁气滞组:膳食不平衡、乏力、便秘;脾胃湿热组:性别、耳鸣、胃痛无特殊、肢冷、小便黄;脾虚湿阻组:职业、乏力、有无胸胁疼痛、紧张、ACH、ACTH。将肝郁脾虚组与肝郁气滞组得出的变量合并,并进行权重计分,经分析后显示:便秘、精神抑郁、腹痛无特殊、耳鸣、乏力、AT-Ⅱ及膳食不平衡的计分分别为0.358、1.256、1.137、-1.209、-0.296、0.643、0.153。将症状信息聚为17个类别时共包含证素信息16项,其中病位证素8项,病性证素6项,病势证素2项。常见病位证素有肝、脾、胃、大肠、肾,常见病性证素有湿、热,常见病势证素为气滞。对症状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2个公因子,其中共包含证素信息16项,其中病位证素8项,病性证素6项,病势证素2项。常见病位证素为脾、胃、大肠、肝、小肠、肾,常见病性证素为热,常见病势证素为气滞。结合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脾、胃、大肠、小肠、肾,常见病性证素有湿、热,常见病势证素为气滞。经方差分析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褪黑素(MT)、P物质(SP)、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在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及脾虚湿阻型四种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胆碱(ACH)在各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脾虚湿阻型中的含量最小,在其它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分析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 (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在“肝郁组”与“非肝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物质(SP)、同型半胱氨酸(HCY)、乙酰胆碱(ACH)在“肝郁组”与“非肝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分析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 (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在“脾虚组”与“非脾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分析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在肝郁脾虚型与肝郁气滞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分析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在脾胃湿热型与脾虚湿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乙酰胆碱(ACH)在脾胃湿热型与脾虚湿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患者中,女性居多,青年居多,教育程度高者居多,中等及高收入者居多,居住在城镇者居多,日常体能活动低强度者居多。未发现吸烟、饮酒与IBS的发病有明显关系。IBS的发病可能与睡眠不足、缺少体育锻炼、季节、饮食、受凉、劳累及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关。IBS的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痛泻,且具有便后痛减和便后胀减的特点。IBS临床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型。与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脾胃湿热及脾虚湿阻4个证型密切相关的因素一共有16个,分别为:耳鸣(肝郁脾虚组、脾胃湿热组)、腹痛无特殊(肝郁脾虚组)、便秘(肝郁脾虚组、肝郁气滞组)、精神抑郁(肝郁脾虚组)、AT-Ⅱ(肝郁脾虚组),膳食不平衡(肝郁气滞组)、乏力(肝郁气滞组、脾虚湿阻组)、性别(脾胃湿热组)、胃痛无特殊(脾胃湿热组)、肢冷(脾胃湿热组)、小便黄(脾胃湿热组)、职业(脾虚湿阻组)、有无胸胁疼痛(脾虚湿阻组)、紧张(脾虚湿阻组)、ACH(脾虚湿阻组)、ACTH(脾虚湿阻组)。与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状态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便秘、精神抑郁、腹痛无特殊、耳鸣、乏力、AT-Ⅱ及膳食不平衡,其中便秘、精神抑郁、腹痛无特殊、AT-Ⅱ及膳食不平衡与之呈正相关,耳鸣、乏力与之呈负相关。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肝、脾胃、大小肠、肾密切相关,发病涉及湿和热,并与气机阻滞密切相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褪黑素(MT)、P物质(SP)、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对区分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及脾虚湿阻型四种证型无参考意义。乙酰胆碱(ACH)或可作为区分脾虚湿阻型和其他三种证型的参考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 (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对区分“肝郁组”与“非肝郁组”无参考意义。P物质(SP)、同型半胱氨酸(HCY)、乙酰胆碱(ACH)或可作为区分“肝郁组”与“非肝郁组”的参考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 (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对区分“脾虚组”与“非脾虚组”无参考意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对区分肝郁脾虚型与肝郁气滞型无参考意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糖皮质激素(GC)、NPY、内皮素(ET)、褪黑素(MT)、同型半胱氨酸(HCY)、雌二醇、睾酮、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肽(VI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3受体(5-HT3R)及促肾上腺素(ACTH)对区分脾胃湿热型与脾虚湿阻型无参考意义。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乙酰胆碱(ACH)或可作为区分脾胃湿热型与脾虚湿阻型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