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被尊为“国粹”。武术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重要产物,现阶段对武术的研究也已扩展到从文化学角度去研究。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武术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亦是紧密相连。地处齐鲁大地的济宁市,是武术的重要发源地、繁衍地,自古尚武之风盛行,清末年代该地区拳场与拳房更是随处可见,历史上著名的四海村茶社在当时也是整个济宁武林高手汇聚的地方和传授武艺收徒的主要场地之一,一代武学宗师蔡桂勤先生在此学练;蔡龙云先生及他的蔡氏家族对济宁武术的发展,以及对整个中华武术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力图从济宁整体的地域武术文化现象的人文、社会、地理等不同的层面进行论证并分析济宁武术文化地域文化特征,进而为地域武术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济宁武术的文化特征是有不同的拳种、及各个层面的武术文化因子复合而成。 济宁武术文化的地理空间特征,总体表现为民风朴实、习文修武、尚武之风甚好。并就济宁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提供些许建议,并得出结论如下:1.儒家文化与运河文化的结合丰富了济宁地域武术文化的内涵,使整个济宁的地域武术文化下武术拳种和技术特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2.济宁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性为济宁武术文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3.水浒武术与水浒文化的结合,更能彰显出济宁地域武术文化所特有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特点。4.通过专家访谈与实地考察并结合先关研究性的文献资料证实,目前流传在济宁市十二县市区的拳种数量达五十二种。5.济宁地区范围内武术技艺精湛的武术名人、武术名家的存在使整个济宁地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使济整个济宁地区的武术文化发展更加具体多元化。6.部分济宁武术文化的传承现状甚忧,老一辈武术界的拳师们逐渐的退出了武术界的舞台,加速了武术文化传承困难的局面。 建议:1.加强政府主导干预政策,加强对济宁武术文化推广的经费投入与保护。2.加快对济宁地区的武术文化推广和研究,走创新之路。3.扩大相关济宁地区武术文化产业链,让更多人去了解济宁武术文化。4.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武术文化传承与继承政策的支持,努力提升济宁武术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