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相关论文
“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是一家!”193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夹金山。6月1......
<正>红军长征中经历的千辛万苦是世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等部,八过雪山、三过草地,倍尝了人间的苦难.八过雪山19......
七、被迫西征 当时到平汉路西进行外线作战,根本没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打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过平汉路以后,情况发生变......
尘封的历史 西路军,在中共党史上几乎成了“悲壮”的代名词。1936年10月,以紅四方面军为主力的2万余人西渡黄河,后被命名为......
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方面决定重新修订红四方面军战史。期间,作为红四方面军战史的一位重要亲历者和见证者,李先念谈了一些看法。这些......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
戈壁茫茫,一任野风驰骋。 太阳辉煌地升起,又辉煌地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簇簇,一篷篷白茨、红柳,裸晒在炎炎日光下,无遮无盖,默默......
曾经担任过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的许世友将军,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一生光明磊落,廉洁奉公,胸怀坦荡,无私无畏,敢于“冒......
1936年12月,就在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组成代表团,赶赴西安,帮助张......
从湖北麻城走出来的周希汉中将,一生转战南北,浴血疆场,九死一生。他除了能力超人外。还有着孤傲倔强的性格,因为脾气倔强,常引起一些麻......
雄伟的祁连山横穿河西走廊,1936年11月到1937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就在这条走廊中穿行,这支21800人的部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前赴......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
1935年9月,张国焘企图以武力胁迫党中央南下的阴谋失败后,又率军南下,在四川马尔康县卓木碉成立的伪中央,演出了一幕“黄袍加身”......
1931年秋冬的红四军白雀园肃反是鄂豫皖苏区史上的重大事件。关于肃反发生的原因,相关著述大致归结为两点:一、张国焘的个人野心;二、......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
陈昌浩曾在红四方面军中置身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的“三架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为红色......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担任了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时候徐向前正担任红四军军长......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横渡乌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合围圈,挥师北上,欲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央的指示,红四......
无论在党史还是军史上,红军长征都是值得重笔描述的一段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经历,我党我军才逐步成熟起......
缺乏政策与资金扶持,使得川陕革命老区发展严重滞后。直到2008年,巴中的交通仍可用“无高速、无铁路、无机场、无码头”来概括,这......
1936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甘肃岷州三十里铺召开会议,会上张国焘和陈昌浩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双方就北上战略问题发......
在大型史诗性巨片中,有毛泽东为粉碎张国焘分裂阴谋而斥退陈昌浩所派追兵一场戏.看到这里,有心的观众或许会问:“陈昌浩是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主力红九军、三十军、直属机关以及红五军共......
陈昌浩(1906—1967),湖北汉阳人,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9月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
红四方面军里没有人不佩服陈总政委的 为了撰写以红军第四方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为题材的长篇系列小说《死亡三部曲》,笔者曾沿......
1937年3月14日夕阳西下时分,肃南县康乐乡石窝山,西路军总部和第九军剩下的部分同志,在三十军二六八团掩护下,集中到了石窝山头,举行西......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2万余人奉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11......
陈祖涛,1928年生于湖北汉阳.原西路军将领陈昌浩之子.1939年赴苏,1951年毕业于莫斯科鲍曼最高技术学院.同年9月任中国一汽驻苏代表......
“张国焘路线”并不是西路军失败的主要原因。西路军失败,一方面:客观原因,即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以及敌我双方在天时、地利、人和......
(一) 陈昌浩同志是湖北省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31年鄂豫皖苏区时期,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
原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在西路军失败后的多年里,由于复杂的历史环境和多种原因,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在"文革"中含冤逝去......
西路军被打散1936年10月28日,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共2.18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
【正】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历经磨难、久经考验的彭德怀元......
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用象征三军会师的三面红旗样式做成的门楣上,书写着毛泽东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会宁好地方好地名啊”,一句是“红......
长征时期,不少女红军在队伍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她们有的担任机要秘书,有的参与党团工作,有的在后方医院负责医疗或护理,她们......
题记:1935年6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张国焘闹分裂。在这场重大斗争中,毛泽东坚决果敢,朱德忍辱负重,周恩来机谨睿智,彭德怀横刀立马......
1935年10月,张国焘继南下之后成立了“第二中央”。为使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但仍未有明显......
走进陈祖涛家中,一眼便能看见客厅一角的铜像,那是他的父亲——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的陈昌浩。87岁的陈租涛从卧室中拄着拐杖来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