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词“才”与形容词“好”常常组合一起出现在句尾,构成“才好”形式,在使用过程当中,二者融合度高,有时可以省略“才”且不影响句法的表达。通常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前人对“才好”的研究主要集中“……才好”格式方面,探讨了该格式使用时的句法限制条件以及在口语、篇章中所衔接的语义关系;在历时演变方面探讨了“才好”的虚化过程。本文从固化结构“才好”入手,分析“才好”在使用中的隐现情况,探究“才好”有的句法、语义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变及联系,结合北京大学CCL语料库、BCC语料库及真实的生活语料,试图进行细致的描写与解释,力图探究固化结构“才好”的句法结构及语用功能。文章首先对“才好”在句法结构中位于的不同位置进行分析,总结其典型的句法结构位置以及在每种格式中使用条件以及所表达的语义位置。主要为“才好”位于句尾的情况,对与“才好”有关的句法结构有全面的认识。其次,考察了“才好”在历时过程中词汇化语法化过程,探究了“才好”的固化动因,以及其在共时平面的语义功能的发展,梳理了其虚化路径。再次,对“才好”结构中各组成的部分的语义进行细致描写,将“才好”致于“……才好”这一的结构中进行分析,分析“才好”前成分可分为的类别以及“才好”前的语义,并且对固化结构中“才”和“好”以及“才好”的意义分别进行描述。对“才好”结构在使用时的“才”省略情况分类别进行描写探究,尝试分析其语义条件。此外,在会话中进一步考察了“才好”的发展,发现了“才好”在话语中有语义弱化、主观性进一步增强的现象,并已经产生了话语标记的功能。由于“才好”句法位置的变化,使其意义逐渐虚化,发展为一个话语标记,在语篇组织及人际互动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最后,将“才好”与另外两个相似的句尾成分“才是”、“才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语料的大量分析,发现在使用过程中三者在句法方面的结构相似,但“才好”、“才是”主观性明显高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