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不断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行各业的相互竞争日渐激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是在与自身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产生的;同时,随着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打破了体育局一家独办优秀运动队的格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向高校和俱乐部方向发展,形成社会与国家相互共存,多角度对抗、互相竞争的新格局。本文以吉林省9所高水平运动队试办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专家访谈法;4.数理统计法;5.比较分析法。5种研究方法,对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成绩近几年发展成上升趋势,出现夺金项目。但是项目布局上不够合理,忽略本省的优势项目。2.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员以普通高中的生源为主,一级和健将级运动员增多,但个别项目在招生上对优秀运动员吸引力不够。运动员们在训练之余都可以积极的去学习文化课,但是自身缺乏基础与训练冲突的原因影响了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的积极的态度;运动员们大多数自愿参加训练,但是存在很严重的“学训矛盾”。3.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教练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并且教练员学历倾向高层次方向发展。教练员自身都拥有较多的执教经验,科研能力较强,但是缺乏进修机会。教练员团队以兼职教练员为主体,自身专项竞技技术水平满足与日常训练的需求;工作的太多相对比较负责,得到了运动员的支持和管理人员的肯定。4.吉林省大多数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主要训练经费都来自学校拨款,经费来源比较简单,经费不足导致参赛次数少,参赛次数较少,影响了吉林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技战术的提高。运动场馆和训练设置基本能满足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同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加强项目布局的合理性;2.放宽招生政策;3.建立教练员岗位培训;4.管理机制全面化;5.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