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约占微生物所致阴道炎的1/4。VVC分为单纯型VVC和复杂型VVC。单纯型VVC为正常非孕宿主发生的散发的、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的轻、中度VVC。复杂型包括复发性VVC(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重度VVC(Severe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SVVC)、妊娠期VVC、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的VVC,或异常宿主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和衰竭患者。据估计,有75%的育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VVC,40%~50%的患者有再次发作的经历,而5%~10%的妇女则发展为RVVC。虽然部分RVVC有一些诱发因素,如抗生素的滥用、高水平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妊娠、未控制的糖尿病等,但大部分复发机制不明。VVC反复发作严重困扰着妇女的身心健康,也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人们在积极探讨VVC反复发作的原因,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VVC的发生可能与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感染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VVC患者下生殖道UU、CT的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RVVC患者合并下生殖道UU/CT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性VVC及正常人群,对合并下生殖道UU感染者加用抗支原体治疗,治愈率高于单用抗白色假丝酵母菌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提示VVC的发作尤其是RVVC的反复发作与下生殖道UU、CT感染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VVC的发生和下生殖道UU、CT的感染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VVC发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与下生殖道UU、CT的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可能原因是UU、CT的感染,临床症状比较轻微,而VVC的症状比较典型,故下生殖道UU、CT的感染容易被患者本人以及医生“忽视”,同时UU、CT的确诊只能通过病原学的检测。因此,VVC合并下生殖道UU、CT的感染是否导致VVC发作尤其是RVVC反复发作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不同类型VVC(单纯性VVC、重度VVC和复发性VVC)患者合并下生殖道UU、CT感染情况,初步了解VVC发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与下生殖道UU、CT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正确认识、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此外,也为下一步开展VVC反复发作的原因和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选取2007年5月~2008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VVC就诊的妇科门诊病人93例为病例组。另同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240例为对照组。
1.2分组:根据既往VVC发病次数及本次就诊评分情况,将病例组分为三组: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
2、研究方法:
2.1 假丝酵母菌检测:取阴道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氏染色,然后在油镜下观察,革兰氏染色阳性呈葵瓜子形状的为孢子,呈粗链状的为菌丝。
2.2对全体研究对象用棉拭子取样法采集宫颈管分泌物标本,提取UU-DNA和CT-DNA,用PE97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UU、CT荧光定量检测。
结果:
1.女性下生殖道UU/CT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1.1病例组93例,UU阳性57例占61.3%(其中UU与CT。混合阳性5例占5.4%),CT阳性8例占8.6%。其中单纯性VVC组41例,UU阳性25例占61.0%(其中UU与CT混合阳性2例占4.9%),CT阳性3例占7.3%;重度VVC组26例,UU阳性17例占65.4%(其中UU与CT混合阳性1例占3.8%),CT阳性2例占7.7%:复发性VVC组26例,UU阳性15例占57.7%(其中UU与CT混合阳性2例占7.7%),CT’阳性3例占11.5%。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UU、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单纯性VVC组为单纯型组,而将重度VVC组、复发性VVC组合并为复杂型组,两组UU、CT阳性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1.2对照组240例,UU阳性87例占36.3%(其中UU与CT混合阳性12例占5%),CT阳性18例占7.5%。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UU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24,P=0.000(双侧)。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与对照组之间UU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及P值分别为:x2=8.931,P=0.003(双侧),x2=8.363,P=0.004(双侧),x2=4.562,P=0.033(双侧)。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CT阳性率、UU混合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与对照组之间CT阳性率、UU混合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3应用两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UU定量,结果P=0.7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K-W检验比较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UU定量结果,x2=2.735,P=0.255,三组之间uu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同病变程度组UU负荷量无差异。
2.ggC诱发因素的分析
病例组共93例,有诱发因素的共有49例,其中单纯性VVC组41例,有诱发因素的有29例,重度VVC组(共26例)和复发性VVC组(共26例)有诱发因素的分别为12例、8例。病例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单纯性VVC组与重度VVC组、单纯性VVC组与复发性VVC组诱发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及P值分别为:x2=4.047,P=0.044(双侧),x2=10.276,P=0.001(双侧),重度VVC组与复发性VVC组诱发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型VVC组与复杂型VVC组诱发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及P值分别为:x2=9.577,P=0.002(双侧)。在诱发因素中(包括内外衣一起洗、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近两周泡温泉、劳累过度、激素替代治疗、阴道冲洗和口服避孕药),其中内外衣一起洗(占35%)和阴道冲洗(占30%)为最常见的诱发因素。
3、WC影响因素的分析
3.1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T=0.339,:P=0.737(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之间年龄用单向方差分析(并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单纯性VVC组与复发性VVC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即复发性VVC组年龄高于单纯性VVC组。重度VVC组与复发性VVC组、重度VVC组与单纯性VVC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2病例组和对照组避孕方式、职业构成、孕次、产次和流产次数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值分别为-2.527、-2.737,-3.289、-3.809、-5.295,P值分别为0.011,0.006,0.001,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避孕方式的平均秩次高于对照组,即病例组多为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非屏障性避孕措施,如口服避孕药、皮植、安全期避孕等;病例组职业的平均秩次低于对照组,即病例组的职业多为商业、服务业、家庭主妇或其它。病例组孕次和流产次数高于对照组,而产次低于对照组。病例组之间的职业、教育、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分别行K-W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避孕方式行K-W检验,x2=10.877,P=0.004(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性VVC组的平均秩次高于重度VVC组和复发性VVC组,即单纯性VVC组的避孕方式多为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非屏障性避孕措施,如口服避孕药、皮植、安全期避孕等。
3.3病例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之间乳酸杆菌阴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VVC的发生与女性下生殖道UU感染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但VVC发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与下生殖道UU感染尚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2.VVC的发生与女性下生殖道CT感染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3.避孕方式、职业构成、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对WCC发生有一定影响,未采取避孕措施、多孕次和多流产次数可能是VVC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