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脑以及因特网的普及,给予了网络语言滋长的肥沃土壤和充足养分。因特网使用地域的广泛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以及使用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网络语言具备了各种区分于主流语言的特点。因此,网络语言的遣词造句和其揭示的社会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对网络语言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具体的语言使用现象,通过剖析实例来揭示其成因和规律。 网络语言是介于书面语以及口语的语言,即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口头语的表达。网络语言从语音、书写和文本风格方面都对传统的语言规范提出了挑战。甚至可以说,网络上相对宽松的言语自由暗地里给予了网络语言“藐视”传统的语言规范的自由,从而产生了自己的一套语言模式。鉴于网络语言与主流语言的这种对抗性,网络语言被进一步放置于韩礼德的“反语言”的理论框架中去解读。“反语言”是在反社会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构建“反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类似地,这也是网络与网络语言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从语音、书写和文本风格三个方面入手,从语音、书写和文本风格三个角度从网络上摘取广受追捧的范例,对网络语言的“反语言”身份及特征展开论述。在语音层面,网络语言的重新词汇化和过度词汇化主要体现在于音近改造、合音和叠音;在书写层面,主要分析了对复合字的拆分和字形的自我释义功能;在文本风格方面,探讨了“亲”文化、淘宝体、凡客体和咆哮体。本研究大体上是定性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联系使用的语境使得陈述更为全面。 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大体一致,反映出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兼容性、经济性、形象性、模仿性以及对个性的张扬。分析也表明,网络渐渐成为人们逃离现实世界的一种工具,因此网络语言对于主流语言规范的违背程度加深,呈现有意识地标新立异的趋势。 该尝试性的研究虽然不够深入,但是系统地整理了旧语料、收集了新语料,探讨了最新的网络用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作为一类“反语言”的发展,为未来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