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 inus)终生营地下洞道生活,生活在平原地区,遭受地下常压低氧的胁迫,是研究常压低氧的理想材料。为探讨棕色田鼠的低氧适应机制、为其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探索低氧引起的人类疾病的机理和治疗途径提供基础线索,以昆明小鼠(Mus musculus)为对照,研究了雌性棕色田鼠对急性(15.0%,10.0%,5.0%O2,4h)和慢性(10.0%O2,4h/d,4w)低氧的应答。应用ELISA方法测量肾脏HIF-1α、EPO、VEGF和CRH表达量,测量粪便中性激素的表达量,电镜观察肺气血屏障的变化,测量血象和心肌血管密度的变化,对HIF-1α-EPO-血象的变化、HIF-1α-VEGF-血管密度的变化、HPA和HPG轴的变化以及慢性低氧处理下肺部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HIF-1α-EPO-血象急性低氧情况下,棕色田鼠的HIF-1α随氧浓度的减小而增加,并在氧浓度为5.0%时达到显著差异,而昆明小鼠则基本上没有变化。两种鼠的EPO表达量随着氧气浓度的减少而降低,在氧浓度为5.0%又有所回升,棕色田鼠在15.0%时就达到显著性差异。在血象方面,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变化不明显,但红细胞平均体积随着氧气浓度的减小而减小,昆明小鼠的变化更剧烈;慢性低氧处理后,HIF-1α表达量增加,棕色田鼠的增加量是昆明小鼠的1.55倍。两种鼠EPO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慢性低氧处理后,两种鼠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红蛋白量都显著增加,昆明小鼠的变化更为强烈。
2)HIF-1α-VEGF-血管密度急性低氧处理时,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的VEGF表达量均不随氧浓度变化而改变,血管密度变化不明显。慢性低氧处理时,棕色田鼠的VEGF增加量是昆明小鼠的1.4倍,但其血管密度变化不大;昆明小鼠则极显著增长,但低氧处理前后棕色田鼠的血管密度都显著高于昆明小鼠。
3)HPA和HPG轴急性低氧处理时,棕色田鼠的子宫重量和昆明小鼠的卵巢重量都随着氧浓度的降低而递增,而CRH的变化量不明显,棕色田鼠的皮质醇增加更剧烈,而昆明小鼠的雌二醇表达量下降更显著。慢性低氧处理时,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的CRH表达量都显著增加,但仅在棕色田鼠达到显著性水平。棕色田鼠的皮质醇表达量增加,而昆明小鼠略有减少,两种鼠的雌二醇表达量均增加。
4)肺棕色田鼠的肺重量显著轻于昆明小鼠,肺气血屏障厚度显著薄于昆明小鼠。慢性低氧处理后,棕色田鼠肺气血屏障厚度变化不明显,而昆明小鼠则显著减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
1)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在急性和慢性低氧条件下,增加调节HIF-1α表达量,调节EPO的表达量,调节血象。在4个氧浓度急性低氧情况下,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主要通过减小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血液循环阻力,增加氧运输的速度进行应答。慢性低氧情况下,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主要通过增加红细胞压积和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加携氧量进行应答。昆明小鼠在血象方面反映更剧烈。
2)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的VEGF和血管密度在急性低氧时均无显著变化,提示这两项指标不是应答急性低氧的主要途径;慢性低氧处理时,VEGF表达量增加以调节血管密度。棕色田鼠血管密度高且变化不大,而昆明小鼠急剧增加。
3)急性低氧迅速激活棕色田鼠和昆明小鼠HPA和HPG轴,调节新陈代谢和控制能量消耗。而应对慢性低氧时,两种鼠经历了适应过程,故两应激轴变化不显著。
4)棕色田鼠肺气血屏障薄且慢性低氧处理变化不明显,昆明小鼠显著变薄进行低氧适应。
5)在常氧条件下,棕色田鼠较昆明小鼠HIF-1α表达量小,血管密度高,肺气血屏障薄,并都达到显著水平。在血象方面,棕色田鼠红细胞数量显著多,红细胞平均体积显著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大,白细胞数量显著少,血小板数量显著少,表明营地下生活的棕色田鼠已形成了较好的低氧应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