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制度的变迁在金融制度演进过程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甚至在人类经济生活的演进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关于货币制度及其流变的研究,对于学术研究、理论探讨、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个“二元货币体系”的新概念和新框架,用以分析明代中期至近代的中国、近世到近代初期的日本货币制度。这两种货币制度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产生和发展,但却具备一些相似的基本特征。这些特点并未被传统金融学所归类并解释,因此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进行研究。这种货币制度所具有的二元性,与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二元性有巨大的联系。二元货币体系与二元经济结构,两者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近代日本之所以快速完成了工业化,是由于其二元货币体系在近世时期的改革已经为其转型奠定了基础;近代中国之所以长期陷入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货币体系的长期维持是大有关联的;二元货币体系与二元经济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货币制度的研究不能脱离经济制度的背景,二者的相互作用,正是矛盾运动的最好体现。 为了全方位地展示二元货币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关系,本文立足于历史解释学的视角,将历史经验型解释应用于经济史的研究,使用归纳的方法,试图从个案中寻找共性,追求历史真理。在具体方法上,立足于史论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建立在创新的思维上。 在金属货币时期的二元货币体系中,中国近代的货币制度最为典型。这种货币制度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国内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货币体系满足了上下两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在经济中充当着润滑剂的作用。本文试图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论证二元货币体系在二元经济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货币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在于商品价格与兑换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使得市场形成了一种价格调整机制,通过价格信号作为银钱比价变动的反映,平滑了银钱比价对市场造成的冲击。这说明二元货币体系可以在维持贸易总量的基础上减轻外部冲击,从而保证国内经济发展。 日本近世到近代初期的二元货币体系在时间上早于中国,也具备构成二元货币体系的全部要素,满足二元货币体系的全部特征。但却与近代中国走过了一个不同的发展道路。造成这种原因的最大原因是其地域分割性。由于这种特征与政治因素高度相关,日本的二元货币体系发展历程中伴随着政治统一而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货币制度转型的改革,这成为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在经济上快速完成工业化,货币制度迅速转型的基石。同时,日本二元经济结构也并不长期存在,这在客观上也需要货币制度随之改变。 中国与日本的二元货币体系演变路径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两国虽然同样面临币材不足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却有着根本区别。中国面临的是外源性分割问题,改变开采技术和扩展矿源并不容易;日本面临的是内源性分割问题,解决了分立的政治局面就可以统一货币。中日作为两个在货币演进史上的特殊案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对于经济的适应性都很强,二元经济的快速转变使得日本近代二元货币体系也随之迅速转变,而中国近代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持续使得二元货币体系也长期维持。 二元货币体系产生于金属货币时代,但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后,仍然有许多类似二元货币体系的货币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国家内广泛存在的外汇商店和当今古巴共和国的货币制度都反映了这种现象。这种制度安排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封锁条件下的特殊货币制度。从其实行以来的经济绩效来看,其对于经济发展大多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现当代的二元货币现象表明了二元货币体系在当代可以适用于经济相对封闭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实行二元货币体系实现渐进式改革,实现经济增长。货币制度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二元货币体系是货币制度发展的特殊阶段。这种货币制度具有强大的信用创造能力,即便在金融抑制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金融约束,在金融市场发育、金融结构优化等方面有所进展。同时,在蒙代尔悖论的理论框架内,封闭经济采用二元货币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内金融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