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整个节前节后我国的消费市场和资金市场都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国内对春节对股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研究其节前节后的一个交易日收益率是否存在显著的异常现象。缺少对春节前、春节后一段时间的收益率异常现象进行研究,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能够弥补国内在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模型,数据上按照中国农历时间等分为十二个阶段,分别对着十二个时间段进行检验,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现象。结果发现我国股市春在春节后效应,春节后收益率比其他时间段的收益率高3.5%。面对以往研究过程中时间序列数据可能遇到的异方差、单位根和自相关问题,本文分别对数据进行ARCH检验、平稳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春节效应进行风险-收益分析,证明收益的提高并不是风险增加导致的。最后本文也通过 GARCH模型对数据的波动性进行研究,证明实证结果并没有收到波动性的影响,是真实可靠的。 本研究选择上证指数1997年春节到2017年春节期间的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验证随着春节日期的移动,我国股票市场表现出不同的月份效应。我们将总体样本(样本1)数据按照春节发生日期的区别,分为样本2和样本3。使用OLS模型分别对这三个样本进行研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月份效应和月份效应是否随着春节日期变化而变化。实证的结果显示:样本1的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上总体是并不存在月份效应的;样本2的检验结果显示,当我国春节发生在一月份,我国二月份存在异常收益,其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样本3的检验结果显示,当我国春节发生在而月份,我国三月份存在异常收益,其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对比样本1,样本2,样本3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我国股市的月份效应是不稳健的,其随着春节日期的移动而移动,即月份异象是春节效应的表现形式。通过本文的研究,也找到了我国月份效应争议的真正原因,帮助解决了国内月份效应研究的纷争。本小节的研究数据面临的单位根、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也通过ADF检验、ARCH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给予解决。最后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收益-风险分析和波动性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春节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由于春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春节效应也只有中国股票市场在存在,所以本文在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更多的是联系中国的春节文化对居民的影响出发。借鉴国内的研究文献,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消费冲击、年终奖和心理账户理论等理论出发,对中国股市的春节效应进行了解释。在原因探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和中国股市的运行特点,针对中国股市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帮助中国股票市场更加成熟,更好地服务我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