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一个逐步摆脱贫困的历史。贫困是人类古老但却永恒的话题。纵观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区位性关注度的差异十分显著,学者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对城市贫困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差异来源于贫困与区域经济某种程度的关联。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大幅度降低,但城市贫困问题却日益突现,据测算,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里,城市贫困发生率由2%上升到11%。以至于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城市贫困化进程正在上演”。
城市贫困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性问题。城市贫困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然而,要治理贫困首先要认识贫困,准确识别贫困群体,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贫困的内涵,即从那些因素分析贫困;二是贫困评判的方式,即怎样判别贫困。“贫困线”识别法是目前城市贫困最主要的测度方法,其作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城市扶贫救助对象遴选的作用。“贫困线”识别法假定存在预定且明晰的生活标准水平线—贫困线,通过“收入核准”,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这条线时,即被判定为贫困的,从而获取救助的资格。事实上,贫困是多维的且模糊的,贫困不仅是收入或支出的低下,更受到其他非货币因素或者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贫与非贫也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固定形态,其间“亦此亦彼”的过渡性形态才是一种必然。
基于贫困内涵的多维性和判定的模糊性的考虑,本文引入可行能力理论,探索建立一套贫困识别模型—可行能力指数识别法。并以宝山区属几个街道为例,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在模型的构建中,结合多亚尔的“人的需要”理论完善模型指标体系(元素清单);运用模糊集方法将清单元素汇总,构建可行能力指数。
本文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上丰富了对贫困内涵的认识,以及对贫困多维性或模糊性的理解;在实践上,为优化贫困识别方式提供了系统化、可行性的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