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党针对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民族预科教育事业随着民族地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有许多高校创办了民族预科和预科班,大学预科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办学层次从专科预科到研究生。
但是近些年来,民族预科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有些举措已经背离了国家开设预科班初衷。论文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建国以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进行了梳理,划分政策发展阶段以及并对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Y大学为研究个案,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研究方法,从办学条件、办学形式、学生情况和教育教学管理四个方面反思政策实践中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
个案调查中Y大学预科教育呈现如下四方面的特点:
1.受教育的主体有待厘清,那些边远的、贫困的、农村地区的学习优秀的少数民族比例远远低于家庭阶层较好的学生。
2.预科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但教学所需的专门的校舍、设备、图书资料,多数是依托在本校的公用资源之上的,没有形成极具规模的预科教育体系。
3.民族预科教育管理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但缺乏完善、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且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成为预科面临的突出问题。
4.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民族预科教育质量面临诸多考验,民族预科急需一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