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世界各国已经展开了国际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国际气候法律制度,旨在通过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减缓气候恶化趋势。然而,在如何分配减排责任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和立场之间存在着巨大分歧,使国际气候合作难以顺利展开。在此背景下,出于对采取减排措施所导致的竞争力受损和“碳泄漏”问题的担忧,发达国家试图通过采取单边贸易措施间接地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责任,以实现全球共同减排的效果。由欧盟首先提出的碳关税就是这类单边贸易措施的代表,多边贸易体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由此也成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碳关税问题既是WTO体制下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二者冲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过程中激烈博弈的结果。本文以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关税的合理性问题为切入点,对WTO体制下美国碳关税制度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并就WTO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路径及我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国际气候合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指出碳关税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即国际减排集体行动陷入困境及欧盟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在分析碳关税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之后,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一部分首先对碳关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碳关税的实质是一种边境调节措施,并简单介绍美国碳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美国提出碳关税的意图和及其实施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本文认为该制度具有明显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特征。第二部分对碳关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以“美国碳关税制度”来否定“碳关税”的作法过于主观,应将后者置于贸易与环境关系视角下进行分析后再作结论。为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本部分从经济、法律和政策三个层面阐述了WTO体制下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自由贸易者和环保主义者之间关于单边贸易措施的争论,并认为碳关税对于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和发展中国家长远发展权的保障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环境成本内部化和的贸易效应理论,以环境关税对我国钢材出口所产生的影响为例,指出碳关税对自由贸易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由此认为碳关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三部分详尽分析了美国碳关税制度的在WTO体制下的合法性。本文认为,根据WTO现有规则体系难以得出该制度是否合法的确切结论。一方面,在碳关税是否适用边境调节税规则的问题上存在着争议;另一方面,尽管该制度违反了WTO基本原则,但如果美国援用GATT 1947第20条一般例外规则进行抗辩,是否能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支持也无法确定。第四部分对如何构建碳关税制度提出了观点和建议,认为碳关税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特殊与差别待遇”及比例原则等基本原则;实体规则应针对碳关税的基本要素作出规定,包括碳关税措施的类型及实施方式、碳排放量计算标准、产品覆盖范围、碳价格及税/费水平及发展中国家的缓冲期等内容。第五部分是对构建碳关税多边协调机制以及WTO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思考。首先分析了WTO现有规则体系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缺陷,指出WTO应以整合贸易—环境规则为思路作出变革。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关税多边协调机制的构建设想,认为该机制应是贸易规则与减排规则的结合。最后介绍了国际减排合作创新机制“国家间减排计划”的内容。第六部分是阐述了我国从国内法律层面应对碳关税的策略选择问题。首先指出建立碳税和排放交易机制既能保证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能产生应对碳关税的积极效果。然后就如何构建我国的碳税和排放交易机制提出了具体设想,并建议我国应逐步完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结语部分展望了碳关税对WTO、我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强调我国应以应对碳关税为契机,在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