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海岸除辐射沙洲以外的岸段由于缺少泥沙补给,总体处于侵蚀状态。近年来,由于有海堤的防护,岸线侵蚀后退速度有所减缓,但侵蚀范围却在扩大。本文以江苏北起灌河口南至吕四的淤泥质海岸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次断面地形和沉积物实测资料,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和动力沉积学等研究方法,对江苏淤泥质海岸地貌演变过程、剖面地形特征和沉积物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结论如下:1.废黄河三角洲北侧:灌河口外沙嘴迅速发育并向岸逼近,断面地形由岸滩边坡-西航道-沙嘴内坡-沙嘴浅滩组成。中山河口东侧断面高程大体平缓下降,夏季高程比冬季略有下降。中山河口岸外还存在部分残留水下三角洲台地。在波浪控制下,废黄河尖及以北岸段易形成泥沙流,将泥沙向西输移。2.废黄河口尖岸段:黄河北归后,泥沙补给严重不足,致使水下三角洲大面积侵蚀,岸线也不断侵蚀后退,目前,在海岸工程防护下岸线后退已停止,而转为下蚀。废黄岸段沉积物呈现出由岸向海逐渐变细,由北向南逐渐变粗的特征。翻身河口至振东闸岸段为侵蚀强烈区。3.废黄河三角洲侵蚀过程:潮流流速南侧普遍高于北侧,近岸潮流为平行于海岸的往复流,波浪北侧普遍强于南侧。近岸,北侧岸坡较南侧平缓,侵蚀强度小于南侧;深水区,北侧潮流相对弱,侵蚀也弱于南侧。废黄河口尖附近,波能辐聚,潮流参与搬运,侵蚀强度最大。4.废黄河三角洲南翼:后退及下蚀速率明显减缓,扁担港口(SB5)断面水下岸坡较顺直,显示夏冲冬淤,潮滩呈现出上淤下冲,沙坝发育。海岸显示出由淤积向侵蚀过渡的特征。射阳河口(SB6)以河口为界北冲南淤,河口外海域上淤下冲。沉积物有由岸向海逐渐变粗的特征。5.吕四海岸处于辐射状沙洲南翼,受小庙洪水道控制。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供给海岸的泥沙减少,波浪掀起的泥沙又易于被潮流带走,以致海滩表现出侵蚀过程。吕四滩地显示出中高潮滩变化小,低潮滩侵蚀的隐性侵蚀特征。风浪年内变化按向岸风频率可分为高频期(10月至翌年1月)、转频期(2月、3月和9月)和低频期(4~8月)三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