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来源腹膜转移癌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腹膜转移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87±15.4岁。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者为A组,共19例;行单纯全身化疗者为B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来源腹膜转移癌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腹膜转移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87±15.4岁。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者为A组,共19例;行单纯全身化疗者为B组,共22例。收集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A组行HIPEC开始时、30分钟时以及结束时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A、B两组治疗后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腹痛、腹胀、肠梗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及CA199。患者及其家属表示同意并签署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知情同意书。结果:对比A组在进行HIPEC开始时、30分钟时以及结束时的体温、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果体温(F=0.53,P=0.59)、脉搏(F=0.97,P=0.39)、呼吸(F=1.45,P=0.24)、收缩压(F=0.14,P=0.87)以及舒张压(F=0.09,P=0.92),P值均大于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对比A、B两组患者治疗结束1级、2-4级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A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EA、CA125、CA199检验值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A组治疗前外周血清CEA(95.14±335.53)、CA125(63.81±83.03)、CA199(95.66±279.65),治疗后CEA(92.87±351.57)、CA125(28.83±31.56)、CA199(165.67±383.42)。A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A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EA、CA1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B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EA、CA125、CA199检验值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B组治疗前CEA(12.45±15.23)、CA125(75.11±131.03)、CA199(194.72±369.10)。治疗后CEA(26.01±47.98)、CA125(46.03±63.60)、CA199(233.55±416.95)。治疗前后CEA、CA125、CA199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来源腹膜转移癌的过程是安全的,对患者体温、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影响。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联合全身化疗与单纯全身化疗相比,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CA125有望成为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来源腹膜转移癌疗效的一项辅助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了解肿瘤相关抗原MAGE-D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MAGE-D4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靶标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MAGE-D4的表达;了解与MAGE-D4表达相关的基因,以及MAGE-D4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2)RT-PCR:提取肝癌细胞株(SMMC-7721、MHCC97h、Huh7、L
目的:观察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自2017年01月至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并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出8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患者发生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与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为减少非必须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提供科学依据,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
目的:结合肺隔离症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误诊分析,提高临床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其误诊、漏诊。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肺隔离症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结果、诊治经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未成年组12例(15.6%),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天到17岁不等,其中5例合并其它先
目的:1.探讨18F-FDG PET/CT成像在评估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鼻咽癌移植瘤模型早期反应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恩度对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0.1ml人鼻咽癌5-8F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0×10~7个/ml)注射于裸鼠左后肢大腿背侧,随机将12只鼻咽癌移植瘤裸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并观察裸鼠状态、瘤体生长速度及大小变化。当瘤体体积长至约100~300mm~
目的:探究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硬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09月18日至2017年12月21日行肝切除术治疗的115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随机匹配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中第二位。目前认为持续性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宫颈癌的发生还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癌症晚期出现的宫旁侵袭及转移,因此研究感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以及预防肿瘤的侵袭转移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n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模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18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入院首次检验结果、既往病史、用药史等。我们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确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和卵巢转移灶中CEA的表达情况,分析CEA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淋巴结转移灶和卵巢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的收集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和确诊的共4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患者中收到原发灶标本共40份(其中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24份,合并卵巢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
1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Meta分析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宫颈癌中Hsp70表达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