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骨骼生长模式:脊柱异常,下肢正常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和健康青少年下肢达生长高峰(peak height velocity,PHV)的时间,分析AIS是否存在下肢的生长异常。方法:本研究是关于AIS患者和正常青少年的前瞻性分析。选择主胸弯Cobb角为20°~60°的女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主弯Cobb角、脊柱长度(length of the spine,LOS)、下肢长度(length of the lower limbs,LLL)和骨盆高度(height of the pelvis,HOP)。将Ratio SL定义为LOS/LLL;Ratio SP定义为LOS/HOP;Ratio PL定义为HOP/LLL。根据骨骼成熟度将所有患者和健康对照分为3组:pre-PHV(Risser 0,开放型三角软骨;triradiate cartilage,TC)组;during-PHV(Risser 0,闭合型TC)组;post-PHV(Risser1~5级)组。比较不同成熟状态研究对象的影像学参数和相应比值的差异。结果:Risser≥4级的AIS患者的Ratio SL和Ratio S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P<0.05)。然而,在Risser 0和Risser≥4组中,AIS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的Ratio PL无显著性差异。AIS患者从pre-PHV到post-PHV组的比值变化趋势与健康对照相似;Ratio SL和Ratio PL在during-PHV组均显著较低(所有P<0.05)。结论:AIS患者和健康青少年下肢的最终长度相似,下肢的生长高峰均早于骨盆和脊柱,提示AIS患者的下肢生长模式无明显改变。第三章:骨盆代偿受限的无症状成人的矢状面代偿模式:基于EOS影像的全身分析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估无症状人群中不同重心的偏移情况,并研究无症状成人在骨盆代偿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全身矢状面平衡。方法:纳入的无症状志愿者,均拍摄全身EOS片。测量颈椎前凸角(CL)、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PT/PI比值(PT/PI)、骶骨倾斜角(SS)、PI-LL、矢状面平衡(SVA)以及矢状面的解剖学标志之间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offset):颅骨质心(the cranial center of mass,CCOM)与脚踝(ankle)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r-A);CCOM与股骨头(femoral head,FH)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r-FH),C2椎体质心与FH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2-FH)。并测量骨盆偏移(P.Shift)和膝关节角(knee angle,KA)。根据PT/PI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亚组。统计学包括t检验比较均值,用Pearson系数评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2名无症状成人。亚组1的平均PT/PI值最小,提示该组成人可能存在骨盆代偿受限。各亚组间Cr-FH、Cr-A、C2-FH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1),提示各亚组的研究对象均能较好地维持矢状面平衡。C2-FH在各亚组间变化不大(P=0.998),提示C2-FH可能是矢状面代偿的目标。PT/PI与P.Shift、SVA均呈正相关(r=0.930和r=0.606)。而Cr-FH、Cr-A、C2-FH与P.Shift、PT/PI无显著相关性(所有P>0.05)。Cr-A、Cr-FH与年龄呈弱相关(所有P>0.2)。结论:本研究揭示了Cr-FH和C2-FH在人群中是稳定的,当骨盆代偿受限时,可以通过CL,TK,P.Shift来代偿,最后维持矢状面的整体平衡。在无症状人群中Cr-FH不受年龄的影响。第四章: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下肢代偿对矢状面整体平衡的影响目的:通过比较站立位全身EOS片上有下肢代偿和无下肢代偿的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矢状面的影像学参数,分析下肢代偿对DS全身矢状面整体平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全身矢状面的代偿模式。方法:共纳入了DS患者43例,术前均摄全身EOS片。测量矢状面参数[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以及矢状面上解剖学标志之间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offset):颅骨质心(the cranial center of mass,CCOM)与脚踝(ankle)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r-A);C2椎体质心与ankle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2-A);C7椎体质心与ankle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7-A)和C2椎体质心与股骨头(femoral head)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C2-F)。并测量膝关节角(knee angle,KA)。所有患者根据KA是否大于3°分为有下肢代偿组与无下肢代偿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矢状面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共20例无下肢代偿和23例有下肢代偿的患者。两组之间PI、PI-L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8,P=0.765)。下肢代偿患者的PT显著大于无下肢代偿患者(P<0.05)。而有下肢代偿患者的TK显著大于无下肢代偿患者(P<0.05)。有下肢代偿患者的KA显著大于无下肢代偿的患者(P<0.05)。下肢代偿患者的SVA为62.2±38.0mm,小于无下肢代偿患者的90.9±24.7mm(P<0.05)。两组患者C2-A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有下肢代偿患者的C2-A显著小于无下肢代偿的患者(P<0.05)。结论:DS患者能通过下肢代偿使全身矢状面整体处于更加有利的平衡状态,而无下肢代偿患者可能由于骨盆后旋受限,往往需要减少胸椎后凸来代偿矢状面整体失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