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将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例。高剂量氨基酸组:生后24 h内给予2.0g/kg/a静脉氨基酸,之后增加1.0g/kg/d,目标剂量为氨基酸3.5 g/kg/d。低剂量氨基酸组:生后24 h内给予1.0 g/kg/d的氨基酸,之后增加1.0 g/kg/d,目标剂量为氨基酸3.5 g/kg/d。对照组:生后24 h不给予氨基酸,生后第2天给予1.0 g/kg/d的氨基酸,之后增加1.0 g/kg/d,目标剂量为氨基酸3.5 g/kg/d。观察比较3组患儿氮平衡,能量摄入,血氨基酸、血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等生化指标。同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9年6月30日,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同质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临床试验表明,高剂量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体质量回升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体质量回升天数和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3组患儿第1,7天血糖、血清尿素氮、肌苷、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ST、ALT比较没有差异(P>0.05),患儿第1,7天氮平衡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儿第1天血17种氨基酸比较没有差异(P>0.05),患儿第7天高剂量组血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氨基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儿病死率和并发症比较没有差异。循证医学共纳入14项研究(17篇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它偏倚来源进行质量评估,其中7篇文献提及随机分配方法;4篇文献提及分配方案隐藏;4篇文献提及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6篇文献提及结果数据的完整性;13篇文献提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14篇文献提及没有其它偏倚来源。早产儿早期输注高剂量、极高剂量、超高剂量和低剂量氨基酸比较,生后48小时更容易赢得一个正氮平衡,统计有显著性差异,WMD分别为(265.27,95%CI:252.77,277.78)、(154.10,95%CI:145.00,163.21)、(588.80,95%CI:574.56,603.04)。高剂量、极高剂量、超高剂量氨基酸和低剂量氨基酸比较,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甘油三脂、血胆固醇、血糖、血总胆红素、血碳酸氢盐均无统计学差异;动脉导管未闭、慢性肺疾病、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有3篇文献报道了早产儿早期输注高剂量氨基酸和低剂量氨基酸对患儿血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有1篇文献报道了早产儿早期输注极高剂量氨基酸和低剂量氨基酸对患儿血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早期输注高剂量或极高莉量氨基酸可以普遍提高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
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4 h内即开始输注2.0g/kg/d氨基酸可以避免负氮平衡,减少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回升天数,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循证医学结果也表明早产儿生后24 h内即开始输注极高剂量氨基酸(2.0~3.0g/kg/d)可以避免负氮平衡,对血生化指标没有影响,可以增加早产儿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并更有利于早产儿过渡期蛋白质合成,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没有早产儿早期输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其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随访报道。考虑本Meta分析和纳入研究的局限性,我们还需要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为国内早产儿早期使用高剂量的氨基酸提供高级别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