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美国社会正在大踏步朝着现代化迈进,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在获得巨大社会利益和进步的背后,由社会变革引发的各个层面的变化对普通人及其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到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沉默的一代,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易皮士、朋克、雅皮士等,青年一代的反叛引发社会的关注。如同一滴水那样,家庭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病态现象。青年人的反叛聚焦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组成单位里,具体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反抗,父子矛盾引发家庭危机。家庭危机是20世纪美国戏剧热议的主题,亲子关系异化是问题家庭内的普遍现象。从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到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山姆·谢泼德,不同时期的剧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焦点聚集在现代问题家庭中。对问题家庭里“子”的反叛行为的分析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本文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20世纪美国剧作亲子关系中“子”的反叛。通过对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进入黑夜的漫长旅行》(1941年),阿瑟·米勒的《全是我的儿子》(1947年)、《推销员之死》(1949年),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1945年)、《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年),摇滚音乐剧《Hair》(1968年),爱德华·阿尔比的《美国梦》(1960年),山姆·谢泼德的《被埋葬的孩子》(1978年),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1983年),90年代音乐剧《玛蒂尔达》这十一部剧作从子辈对父辈的反抗角度进行梳理、归纳和比较,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揭示子的生存困境,阐释子的反叛行动,并分析子的反叛主题的研究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剧作中“子”的生存困境,在父权的压制和霸权式的母爱下,子辈逐渐沦为没有创造力的行尸走肉。第二部分阐述“子”的反叛行动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十一部剧作中子女反抗行动的分析、归纳、比较,大致把“子”的反叛行动分为两类:“自发式的反叛”和“自觉式的反抗”。从中得出“子”的反叛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阐述“子”的反叛主题的研究意义。对“子”的反叛类型剧本的研究,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剧作家凝聚在剧作中的创伤性记忆,更透过这些创伤性记忆深化了解20世纪美国文化特征,并对研究中国当代青年人的反叛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