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加有效地保护江苏省的野生茅苍术资源,促进这一优良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控制苍术类药材内在质量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苍术商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是江苏省道地药材,公认为优质的苍术品种,特别是产于茅山一带的质量最优。我们对茅苍术的种质及生境进行了调查和探索,初步明确了茅苍术的濒危机制:近年来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茅苍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江苏地区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另外由于茅苍术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两性花和单性花异株,使得座果率极低;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江苏多数地区的野生茅苍术在群落内明显处于劣势,属衰退种群,而且现存茅苍术种群内个体数量稀少,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茅苍术种群的发展。通过对茅苍术生态适宜性的调查,发现茅苍术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分布于海拔50-200米的山地,野生于向阳或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林荒坡草丛中,喜生于疏松的砂质壤土和含腐殖质的土壤。土壤生态适宜性分析表明茅山土壤酸度稍强、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有害元素AS、Sb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非道地土壤,Ca、Cu、Zn的含量则高于其他非道地产区,对P、K有富集作用,为茅苍术道地性提供一定依据。建立了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方法,对茅山地区茅苍术、组培苍术等七个不同产地的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道地茅苍术中四种主要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为60.6%,主要成分间(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苍术素)的配比关系为(0.97:0.30:0.07:1),符合道地茅苍术的配比关系。不同产地茅苍术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以及主要成分间的配比差异较大。对20个苍术样品中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三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与GC-MS的结果基本相同,句容茅山苍术符合道地药材挥发油成分的配比关系;安徽霍山栽培和野生品相比较,野生品中苍术素和苍术酮的含量都高于栽培品,而栽培品中β-桉叶醇的量要高于野生品;河南信阳一年生药材与两年生药材相比,β-桉叶醇和苍术酮的含量两年生药材要明显高于一年生药材。我们还对河南信阳一年生及两年生根茎的须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含测,须根中的挥发油含量显著低于根茎,不同生长年限的三种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大小关系与药材中完全一致。为了保护这一濒危植物,我们在茅苍术的花期对其实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显示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辅助茅苍术的雌蕊完成受粉过程,有利于茅苍术在野外顺利繁殖,能够显著提高茅苍术的结实率;同时摸索了采用人工补种方式增加茅苍术种群数量的具体条件,栽种于只有少量灌木遮阴而多草本的环境(遮阴度30%左右),苍术的成活率较高,生长情况较好,初步表明人工辅助授粉及人工补种可以作为增加茅苍术种群数量及种群内个体数的新措施;同时还采用干冻法研究了茅苍术种子超低温保存,用玻璃化法研究了试管苗茎尖的超低温保存,通过实验发现采用干冻法冻存的茅苍术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采用玻璃化法冻存的茅苍术试管苗茎尖,再生率在30%以上。所以超低温保存方法可用于茅苍术种子及试管苗茎尖的保存,为茅苍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