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又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这些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政治诉求,必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干群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等方面。作为市场机制重要的组成部分,竞争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经济总量的飞速增长,但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在收入分配上呈现出了“马太效应”。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笔者对构建和谐社会深深的思考。所有这些不和谐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源,都是缘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人,我们的社会,在对“人”的理解和对“人”的引导、控制上出了问题,而又以在人群中居于管理地位的领导者的问题犹为突出。独立的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发挥其专属作用,离不开中观层面上基本单位-----组织。
本文从“组织”的角度去探究如何实现社会这一巨大而且复杂的系统的平稳运行,重点讨论了在组织中居于管理地位的领导者如何以理论为指导,正确定位和完善自己,从而务实有效的指导组织的正常运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有夯实每一个基础单元,中国和谐社会这样一幢夺目耀眼的高楼大厦才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将使占地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贫困,步入小康,这是对“大同社会”和全人类福祉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和谐管理与和谐社会又是全世界的普遍追求和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融入到全人类的和谐管理与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并充分借鉴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与研究成果。
本文紧密联系中国当代的社会发展实际,以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分析了西方和谐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仆从领导理论、组织系统理论、团体力学理论和矛盾冲突理论和中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在对中国和谐社会的三维层次——和谐的政府、和谐的企业、和谐的非营利组织进入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中国和谐社会三维系统为核心的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