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销售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很多时候,上一代产品还在热销,下一代性能更好、功能更强的新产品就开始酝酿上市。由于创新型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前期往往有较高的边际利润,前期缺货时将会损失巨大,同时,创新型产品更新速度快、生命周期短,会导致库存过剩的残值较低,因此对企业的订货量和库存量要求很高。然而,由于在创新型产品上市初期消费者对于创新型产品的效用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商家很难准确预测创新型产品的需求。鉴于上述情况,许多企业纷纷采用预售策略引导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改善供应链的供需匹配,协调生产运作和市场销售。由于在预售期缺乏产品体验或产品评论信息,消费者往往无法在预售期准确估计创新型产品的价值。以第一代iPhone为例,作为横空出世的新产品,消费者很难通过可以通过这些语言化的描述或仅凭新品发布会对手机价值进行准确估计。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性导致延迟购买行为增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创新型产品预售时采用预售结合产品展示的方式。产品展示是允许消费者学习和了解新产品功能的一种营销手段,通常以线下门店产品展示、产品试用试穿等形式出现。不同的产品展示模式传递的产品信息量是不同的,有些商家在消费者购买前进行的产品展示只让消费者体验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在试驾时只允许顾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固定的路上进行试驾,让顾客无法得知产品在其他路型(如山路)上的驾驶体验;苏宁易购线下门店展示电器时,通常只允许消费者使用电器的某个功能。而有的商家则为消费者提供无条件退货服务,这种类型的产品展示通常允许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限制的与产品进行互动,最大程度上消除消费者估值的不确定性。本文从现实出发,将预售时期的产品展示对消费者估值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性纳入考虑。分析了现在市面不同的产品展示方式,将不同产品展示方式展示的真实信息量用d进行度量,进而定量研究了在考虑产品展示时消费者估值的分布。站在供应商的角度研究了在价格承诺定价下其最优的产品展示策略(d)以及定价(p1和p2)和库存(Q)策略。研究发现,对于供应商而言最优的产品展示策略与消费者估值有密切关系,且最优产品信息策略为部分展示信息策略或者不展示信息策略。当消费者对创新型产品估值较低时,供应商的最佳信息展示量更大;当消费者对创新型产品估值较高时,供应商的最佳信息展示量越小。当估值超过一个阈值,供应商的最优策略是不展示信息。其次,预售时释放的信息量会影响预售期的最优定价策略,产品信息展示量越多,预售阶段的最优定价越高;产品信息展示量越少,预售阶段的最优定价则越低。最后,消费者对产品的估值还影响供应商的定价策略,当消费者估值较低时,供应商的最佳策略是溢价预售;当消费者对产品的估值较高时,供应商的最佳策略是折价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