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当下,高校不再是曾经封闭的“象牙塔”,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高校逐渐与周边的相互融合渗透,转变成开放的小社区,导致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隐患越来越多,给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与此同时,大学生被偷盗、被诈骗、被抢劫、被伤害的案件经常发生;大学生遭遇交通、火灾、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数字逐年增加;大学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现象屡禁不止;大学生自我伤害、自杀、伤害他人、杀人的事件也己不鲜见。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与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有关,但是大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及自我控制与保护能力较差,也是重要的因素。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与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大学生因为安全问题而发生的悲剧,不但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也给牵连的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安,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先是对比国内外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与施行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接着笔者将大学生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特定的时间段(大学阶段)、特定的地点(高校社区),大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发育状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笔者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安全的特殊性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最后笔者重点分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的现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该校640名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技能的情况,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试图构建一个以大安全观为核心的教育模型。可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型比作一辆汽车。发动机被称为心脏,由其提供汽车前进的动力,对应的就是大安全观的理论研究。汽车的电气设备代表着安全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内容应该涵盖生命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与安全文化等方面。汽车的底盘代表着理论教育的授课方式,四个轮胎代表着实践教育的四种方式。整个车身代表着安全教育课程的体系构成。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的进行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应知的基础常识,理解能够内化的知识,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大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安全素养,自主学习安全知识,主动防御潜在危险,自如应对实际困难的目的。驾驶位坐着教师,代表着师资力量,尤其是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创造力,决定了这辆车的速度。车的备胎代表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保障体系,只有高校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安全教育才能无后顾之忧的上路。这辆车能否在马路上平稳的运行,路况作为外在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要对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也就是说,为了使安全教育模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应,笔者认为还应做好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保障工作,即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险和就业保障工作。完善大学生的医疗人身保险制度和促进就业机制,增强的安全感,稳定人心,才能使安全教育真正的发挥作用,才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安全素养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应急自救能力。将安全教育与这两者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技能水平,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期他们走向社会后能成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