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相关论文
<正> 诗歌的格律是发展的。有文字记载的语言,其诗歌格律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而没有文献的语言,其诗歌格律的古今变化却鲜为人知,......
《李郡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仇兆鳌注:“削寒玉,言其坚可以削玉也”。按:杨伦注:“言其坚有如削玉”。二......
本文介绍了HNC理论所定义的体词、动词及体词的动词兼类现象,分别从特征语义块的复合构成、对仗性组合、"的"字否定和某些特殊类......
新诗和旧诗一度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胡适初倡文学革命,先给旧文学安上“三大病”:无病呻吟、摹仿古人、言之无物。后来又加上五条:不讲......
一许多人喜欢八句整齐的律诗,喜欢律诗的丰富多彩,喜欢律诗中二联的对仗。律诗如果删去中二联,余下首尾四句也可以是一首全合平仄......
“名刹大寺,往往不容易引起建筑研究的重视。这类建筑,在过去的历史年代中,不免权贵涌集,或有涂抹装扮;而香火鼎盛随之而来的兵火......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课改背景下,与其大肆宣传弘扬口号,不如真正回归到对古典诗词本身的语言鉴赏上来,促......
对联,俗称对子,因古时多悬挂于亭台楼阁的楹柱而被称为楹联。对联句式自由、长短不拘,语言精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音韵和谐,是我国特......
杜甫去世前三年滞留夔州所写的七律《登高》,被明代擅长音律的诗论家胡应麟称赞道: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深入研读,......
《全唐诗》存上官仪诗20首,大部分符合《广韵》韵例,从平仄格式、声病、对仗等方面分析可得,上官仪诗歌创作已渐开律径,对仗工整,......
七言转韵诗中也有律体,对此,已有相关文章予以澄清。为了在格律教学中更好地传授新知识、新结论,笔者认为有必要为这方面的教学做......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古诗教学来落实。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典音韵美;借助赏析意象、对仗、融情于......
中国古代文论中蕴藏着丰富的“蜂腰”之喻.在文病论范畴中,其表现为永明声律论中的“蜂腰说”,此论适用对象仅为五言诗,“腰”指一......
钱钟书旧体诗集《槐聚诗存》形式多样,尤以七绝、七律为胜。今遍习其七绝,深参其格律,详论其对仗。七绝本可无对仗,而钱氏对仗独多......
辛弃疾是两宋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开篇常如奇峰突起,扣人心弦;结尾多隐喻象征,寓意深远。他好作奇怪语,炼字能"平字见奇,常字见......
《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其汉诗几乎为模仿我国六朝及初唐的汉诗而作。而在我国古代汉诗史上,巅峰时期便是唐代,所以,唐诗格......
一般来说,楹联应该是斯文典雅的,但如果适当插入一些俚语俗话,往往会产生某种谐谑逗趣的效果。对联中的俚语联虽然大多是些粗俗的口语......
林健民是菲华资深的作家和翻译家,他在海外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文化交流而呕心沥血,贡献非凡.着重对他的中国古诗英译艺术进......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英译为“couplets”。对联通常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朝鲜从初唐时期开始就通过新罗宾贡生接受了中国格律诗的影响。其诗作集中表现了感时伤事、思乡、惜别、人生无常的情感;讲求押韵、......
《天朝遗事杂咏百首》是梁岵庐先生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代表作,以百首七绝的形式,将太平天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兴亡史,吟咏连缀成文,生动......
制度一词,好像与诗无关,甚至是诗的忌讳。但是,在中国古代,诗确实有过强大语言制度。这种制度强大到凡是不符合这种语言律制,比如七言、......
温儒敏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入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编者注“沉塘坳”为“沉到池塘水中”,并注“坳”为“......
这篇《进书启》中的“书”,指的是《乾元诗集》该书是越南西山时代盛王郑森命其翰林官潘黎藩将他的父亲恩王郑楹(1720-1767)的诗文,......
【正】 在去年第四期《天津师大学报》上,拜读了谭汝为先生的《词曲鼎足对简论》,而后翻阅《语文园地》又在1983年第3期上见到了谭......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
将网游、QQ、火星文、非主流、街舞等最能代表“90后”的时尚元素统统融入歌词之中,足见作者的匠心。整首歌词对仗工整,却又节奏明快......
白居易的诗描写的是夏秋之交的优美景色,主客开怀畅饮,其乐融融,景美情深。尤其是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妙,用典不露痕迹,于亦虚亦实之中,产......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汇聚前人五七言律诗对仗技巧,列述"流水对"、"隔句扇对"、"当句有对"、"蹉对"、"借对"、"天生的对"格法数种,比较系......
无情对要求上下联内容一定要无关,离得越远越好。它只求字面上的对仗,准确的说只讲究一种对仗技巧,但难得的是在上下联力求对仗工整的......
1987年全国高考有一道语文试题,考题的出句即上联是: 梨花院落溶溶月考题要求考生根据“①与出句词语对仗恰当,②平仄对立,③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