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蟹共育是都市循环农业的重要模式,大都市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对该模式的研究并不深入,尤其是在稻蟹共育密度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扣蟹和水稻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试验主要针对研究稻蟹共育模式中相关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蟹种放养密度和水稻种植密度的复合设计,优化两者之间的协同互作效应,通过比较不同密度组合的水稻及扣蟹的产量与品质,探索出适合稻蟹共生的优化种养体系,实现水稻和扣蟹优质高产的双重目标。主要开展了下几方面的研究:1.在稻蟹共育种养系统内,研究了不同种养密度对扣蟹发病率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及产量的影响。共设定三种水稻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50cm×60cm、30cm×40cm、30cm×20cm)和三种蟹苗放养密度(15kg/hm2,18.75kg/hm2,22.5kg/hm2),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⑴不同种植密度对扣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⑵三种扣蟹放养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明显。⑶综合分析表明:水稻种植密度在株行距分为30cm×40cm,蟹苗放养18.75kg/hm2,所取得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2.稻蟹共育模式下水稻在生长周期内化肥的施用量明显减少,稻蟹共育田块一般比单作稻田块要少施用碳酸氢铵(NH4HCO3)375kg/hm2,折合纯氮63.75kg/hm2,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只需追肥两次,即分蘖肥和穗肥,扣蟹所产生的排泄物及投放饵料的残渣可以为土壤提供一定肥力。3.稻蟹共育模式比单一种植水稻或单一养殖扣蟹系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由于稻蟹共育模式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所生产的水稻明显高于一般有机食品的标准,其经济效益远高于单一种养系统,以2012年的销售情况为例,稻蟹共育体系的总产值为111750元/hm2(盈利97440元/hm2);单一养殖扣蟹系统的产值为93750元/hm2(盈利77085元/hm2);单一种植水稻产值15000元/hm2(盈利12075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