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研究学者们探索较多的领域之一。但贫困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外化问题行为发展轨迹、转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没有被很好的厘清。本研究旨在(1)考察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家庭功能、父母婚姻质量等家庭因素对发展轨迹的影响;(2)考察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轨迹在个体上的转变规律及家庭功能、父母婚姻质量等家庭因素对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研究学者们探索较多的领域之一。但贫困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外化问题行为发展轨迹、转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没有被很好的厘清。本研究旨在(1)考察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家庭功能、父母婚姻质量等家庭因素对发展轨迹的影响;(2)考察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轨迹在个体上的转变规律及家庭功能、父母婚姻质量等家庭因素对转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来自湖南省818名处于青少年早期的贫困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四次追踪研究,其中男生330名(40.3%),女生488名(59.7%),首次接受调查的平均年龄为11.7岁(SD=2.53)。采用儿童长处和难处问卷、家庭关怀度问卷对儿童进行测试,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其父母进行测试。最后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和潜在转变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贫困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青春期过渡阶段呈线性增长;(2)家庭婚姻质量、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功能对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起负向预测作用;(3)根据贫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表现,在青少年早期其可划分为3个亚类别:低外化问题行为组、高注意障碍组和高品行问题组;(4)贫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不稳定;(5)在青少年早期的贫困儿童中,外化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家庭功能、父母婚姻质量、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均为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贫困儿童在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轨迹和转变规律。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外化问题行为初始水平要高于女生,且男生的外化问题行为会偏向于注意障碍,女生会偏向于品行问题,并且随时间发展,高品行问题组更容易向低外化问题行为组转变;家庭婚姻质量负向影响贫困儿童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同时,该效应还会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信任是人际互动的核心因素,其重要性不仅限于人际交往,在群际互动中,信任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际信任是指在群体间的交往中某一群体中的成员对另一群体中的成员的一种预估和信念,是本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信任。研究者们认为第三方是指没有涉及到事件当中的旁观者或者局外人,相应的,第三方干预行为被定义为第三方做出的对违规者的惩罚行为或者对受害者的补偿行为,即第三方惩罚和第三方补偿。以往研究与相关理论显示在个
傅乐焕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在宋辽金史研究、达呼尔族史研究、满族史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在孟森、傅斯年、姚从吾等人的指引下将宋辽金史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开端。傅乐焕对宋辽交聘历史和战争进行过深入探讨,还对辽代的捺钵制度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批驳了日本学者的观点,进而勾画出了捺钵制度在辽、金、元、清的发展脉络。此外,他还补证过《辽史》,为研究契丹地理的学者提供了帮助。这些在辽史方面的成就使傅乐焕成为“
2-6岁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时期,对听障儿童而言,听力残疾直接影响了信息的输入,阻断了有声语言获取的途径,进而导致言语障碍。近音词因听感上十分相近,听障儿童在近音词习得方面更为困难,因此针对听障儿童的近音词习得研究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影响听障儿童近音词习得的关键因素,寻找新的语言康复理论。目前国内针对听障儿童的近音词习得专题研究尚少,研究不充分,难以指导近音词教学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
随着公平正义出现在大众视野,我国社会公平、就业公平、教育公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弱势群体如何回归、适应正常社会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听障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个主要群体,而听障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自然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歧视知觉是影响社会适应的负向因素之一,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可以为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消极影响起到间接作用。当前,我国对于歧
众所周知,国家致力于发展学前教育是为了提高中国每位儿童的综合素质与性格发展,是一项系民生,系教育、系国情的重要举措。因此提供高效、优质、平价的学前教育是政府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方位,“幼有所育”的提出,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任务,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与国内需共同研究的严肃课题。本文以南昌县为例,对该研究案例所属区域其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进行剖析,建立在当地该研究体系其公共服务实践现状与所存在
<正>家校社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这一问题域的简称。然而,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并不必然形成伙伴关系。在我国,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频率、质量相比,社区参与不足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尤其表现在机构(组织)层面的家校社合作行动中。
当代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基础条件。想要全面认识今天的中国治理文明,对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必须要有世界思维和历史思维。其中,立足中华文明的乡村传统治理是关键,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来在中国治理上形成的独特经验和智慧,对当今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意义深远。本文旨在希望通过对传统“德法互嵌”逻辑下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挖掘,解释传统“德法互嵌”逻辑与
乡村聚落是人们生活的稳定空间,是由人们经过选择占据特定的区域、以特有的生活方式创建出来的。随着乡村发展新阶段的到来,聚落面临着大改革,其数量、密度、空间分布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乡村聚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乡村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乡村的自然环境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以黑水县整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结合实地调研具
在全面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大局从“由乱到稳”向“由稳到治”迈进的大背景下,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社会治理主题下的保卫国家安全、深化民族团结、杜绝恐怖犯罪等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民族地区反恐”的研究态势与热点领域,提出优化我国民族地区反恐研究的实践路径。要立足于“国际风云变幻”和“我国民族地区形势发展”这“两个背景”准确反恐对策定位,围绕“人民至上”拓宽
东北抗联纪实文学对东北抗日联军苦战的伟大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真实书写,全面详尽地描绘了东北抗联将士在冰天雪地、深山密林之间进行长达十四年的顽强抗争的历史图景,以纪实书写的方式再现了那段几经磨难、历尽挫折仍不灭希望的东北抗联战斗史实。东北抗联纪实文学具备深厚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价值,然而学界对于它的研究仍有待深化,缺少系统的文本梳理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无疑是较明显的缺憾。本文从东北抗联纪实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