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中,无机-有机杂化铅碘化合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它们在半导体材料、非线性光学、光致发光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铅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溶剂种类、投料比、酸碱度和结构导向剂等因素,其中结构导向剂对化合物的结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可以引入不同的结构导向剂,通过结构导向剂的导向作用调节PbI5和PbI6等基本结构单元的自组装形式,从而生成不同组成和结构的[Pbx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中,无机-有机杂化铅碘化合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它们在半导体材料、非线性光学、光致发光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铅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溶剂种类、投料比、酸碱度和结构导向剂等因素,其中结构导向剂对化合物的结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可以引入不同的结构导向剂,通过结构导向剂的导向作用调节PbI5和PbI6等基本结构单元的自组装形式,从而生成不同组成和结构的[PbxXy](y-2x)-聚合阴离子。本文通过引入不同的结构导向剂,合成了以下铅碘化合物,并研究了化合物的光电性质。1.以环状含氧冠醚15-crown-5或18-crown-6为配体合成了新型有机杂化铅碘化合物[Na(15-crown-5)(H2O)]PbI3(1)、[K(18-crown-6)]PbI3(2)和[Pb(18-crown-6)(PbAg2I6)](3)。化合物1和2的阴离子相同,都是由PbI6八面体共面聚合形成的1-D[PbI3]nn-链。化合物3阴离子是由PbI6八面体和AgI4四面体选择性连接聚合形成的1-D[PbAg2I6]n2n-链,这是首个以含氧环状冠醚为配体的Pb-Ag-I三元金属卤化物。研究了化合物1-3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可见光照射4 h后,MB的降解效率分别为92.83%、76.26%和94.74%。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O2-和h+是MB光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中间体。此外,将化合物3与层状g-C3N4复合,对化合物3进行改性,制备了 g-C3N4掺杂量为10%的异质结3/g-C3N4,并初步研究了其光电性能。2.在PbI2/KI/hmta/HI体系中以DMF为溶剂合成了化合物[Hhmta]2[(hmta)2Pb4I10]·2DMF·H2O(4),以 MeOH 为 溶剂制 备 了[mhmta]4[Pb3I10]·H2O(5)。化合物4中的hmta不仅与Pb2+配位形成2-D[(hmta)2Pb4I10]n2n-阴离子层而且被质子化作为阳离子维持电荷平衡。化合物5中甲基化的mhmta作为模板剂,导向生成了 2-D[Pb3I10]n4n-阴离子层。以KI、AgNO3、PbI2和tmdp为原料,HI和DMF的混合溶液为溶剂,溶剂热法合成了[H2tmdp][Hpp]2[Pb3AgI9]2(6),在 KI/AgI/PbI2/en 体系,以 MeCN 为溶剂,制备了化合物[Pb(en)2(AgI3)](7)。化合物6中质子化的仲胺tmdp虽配位能力较强,但由于位阻效应不能与Pb2+配位,阴离子为3-D[Pb3AgI9]n2n-网状结构。位阻较小的伯胺en与Pb2+配位得到了双核中性化合物7。在可见光驱动下,化合物4-7均表现出灵敏且稳定的光电响应,它们的光电流密度分别为8.74μA/cm2、12.02μA/cm2、11.30μA/cm2和 6.02μA/cm2。研究了化合物 4-7 对 MB、结晶紫(CV)和甲基橙(MO)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可见光照射80 min后,化合物4-7对于CV的光降解催化效率分别为91.14%、94.77%、94.27%和89.40%,光降解效率遵循与光电流密度相同的顺序即5>6>4>7。3.用常温静置法合成了含稀土金属配离子的铅碘化合物[La(DMF)8]Pb3I9(8)和[Ln(DMF)8]Pb5I13(Ln=Sm(9),Gd(10))。La3+、Sm3+和Gd3+均与八个DMF配位形成[Ln(DMF)8]3+阳离子。化合物8的阴离子是1-D[Pb3I9]n3n-单股链,化合物9和10阴离子相同,均为1-D[Pb5I13]n3n-双股链。由于La3+、Sm3+和Gd3+离子半径不同得到[Pb3I9]n3n—和[Pb5I13]n3n-两种阴离子结构,这说明镧系收缩效应对PbI6八面体的聚合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化合物进行光电流测试,化合物9和10经过四次循环测试后电流密度没有明显的衰减,表明化合物具有灵敏和稳定的光电性能。研究了化合物8-10对有机染料CV和MB的光降解活性。可见光照射7 h后,化合物8-10对CV的降解效率分别为43.14%、86.44%和86.91%。光降解催化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化合物8-10的光催化速率分别为0.074 h-1、0.161 h-1和0.255 h-1,降解速率顺序为10>9>8。化合物9光催化降解CV机理表明·OH和h+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活性物质,Sm3+离子也参与光降解过程,并且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增加了产生·OH和h+的可能性。4.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使用CHI760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化合物循环伏安,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RD粉末衍射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化合物的光学和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种种数据都表明,我国已不单单是迈入“老龄化社会”,而是步步紧逼“深度老龄化社会”。且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老龄人口高龄化、居住方式空巢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这些都对养老问题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单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已然难以应对来势汹汹的养老浪潮:一方面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另一方
提高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对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指示,在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过程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部分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强调了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中国的广大青年勇担时代重任、奉献青春力量。因此,各级学校的责任教育意义重大。高中生的责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的责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责任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共由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0年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劳动教育在教育性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具有同向性和关联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既是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贯彻“五育并举”
微马达是能够汲取周围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自身动能,从而实现自驱动的微观机器。基于其自驱动的特性,微马达在微环境治理,货物运输,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微马达在制备方法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目前还缺乏大规模制备的方法,而且对设备要求较高。另外,对微马达形状的控制也缺乏合适的手段,而微马达的形状对其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
从欧洲一体化的倡导者、旁观者、参与者到首个脱离欧盟的成员国,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一波三折。从脱欧公投、启动脱欧程序到正式脱离欧盟,经过三年多与欧盟的艰难谈判,英国成为第一个脱离欧盟的成员国。英国脱欧,是国际国内两个层次,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相对实力下降导致其经济安全利益失衡,英美特殊关系趋于普通,加上欧盟发展和治理危机的冲击等国际层面的变化导致英国对现状不满。卡梅伦难以凝聚共识、弥合保守党内部
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随着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给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重点强调:“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明确:“要推动建设
近年来,燃料电池作为高效率和低排放的能量转换装置备受关注。阳极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中铂(Pt)纳米材料是最常用的阳极催化剂。但是,Pt纳米材料的成本高,且在醇类燃料的氧化过程中易被反应中间体毒化而失活。因此,降低催化剂中Pt的含量并提升其抗毒化性能对实现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此外,钯(Pd)也是具有吸引力的阳极催化剂,它与Pt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同族元素,具有相同的面心立方结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地位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聚焦于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影响因素的研究,探索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途径。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在已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针对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教育的访谈提纲,自主建构了研究工具,并对访谈结果
血管网络对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止组织缺氧、凋亡、坏死以及保证组织正常生长并发挥生理功能的关键。然而,血管新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涉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毛细血管的形成和稳定等。在此过程中,血管生成因子是血管生成的主要驱动力,可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新血管的生成。虽然,将血管生成因子递送到损伤部位可以成功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