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湖南省部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2.通过比较湖南省部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危险因素; 方法: 结合湖南省地域分布情况,把湖南省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根据统计学非概率抽样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抽取东部长沙、西部怀化、南部郴州、中部娄底、北部石门和岳阳6个地区的6家三甲医院,选取2015年3月-9月在各调查医院心内科住院并好转出院的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资料、临床资料,出院后每月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包括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或者死亡情况,统计出院后30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再住院率及死亡率,运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结果: (1)本次共调查514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男性274例,女性240例,平均年龄67.5±12.6岁;合并症前5位分别为冠心病(57.3%)、高血压(52.7%)、心律失常(48.2%)、糖尿病(26.5%)、贫血(20.6%);诊断年限平均在3.50±4.57年左右,有60.3%的患者住院次数为2次以上,平均住院时间为10.7±8.65天,平均住院费用13462±18253元。 (2)本次调查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住院患者人数270例,占本次调查的慢性心力衰竭总住院患者人数52.5%,HFpEF平均年龄70.1±12.1岁,女性占比55%,合并冠心病比例64.3%,合并高血压58.3%,合并心律失常比例52.6%,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4.6±12.6岁,女性占比37.4%,合并冠心病38.4%,合并高血压46.4%,合并心律失常43.2%,以上变量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各个调查医院ACEI/ARB单独使用率在31.3%~81.1%之间,平均单独使用率为73%,β受体阻滞剂单独使用率在29.2%~70.5%之间,平均单独使用率为59.5%,螺内酯单独使用率在56.8%~82%之间,平均单独使用率为73.3%,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率在6.3%~48%之间,平均同时使用率是36.4%;各个调查医院洋地黄类药物使用率在13.8%~70.1%之间,平均使用率是45.3%;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酯类药物在各个调查医院平均使用率为56.8%、70.2%;冠脉搭桥、支架植入、植入式电装置如CRT/ICD在各个调查医院平均应用率为0.4%,2.5%,0.6%; (4)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后30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累积再入院率分别为10%、26%、42%、52%,30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累积死亡率分别为3%、5%、9%、12%; (5)Kaplan-M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不同诊断年限(Log-rank x2=3.992,P=0.046)、是否合并房颤(Log-rank x2=62.943,P=0.000)生存曲线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别(Log-rank x2=1.598,P=0.206)、年龄(Log-rank x2=1.135,P=0.287)、居住地(Log-rank x2=0.665,P=0.415)、工作情况(Log-rank x2=1.489,P=0.222)、居住状况(Log-rank x2=0.128,P=0.720)、病因(Log-rank x2=3.708,P=0.447)、心功能(Log-rank x2=1.988,P=0.159)、EF值(Log-rank x2=0.387,P=0.534)、BNP水平(Log-rank x2=3.294,P=0.07)、血钾(Log-rank x2=1.241,P=0.538)、血钠(Log-rank x2=1.220,P=0.269)组间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湖南部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后30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平均累积再入院率分别为10%、26%、42%、52%,出院后前3个月再入院率占全年再入院率50%,如前期研究,出院后3个月为心衰易损期。 (2)诊断年限、是否合并房颤是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影响因素。 (3)湖南部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总体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14∶1;合并症最常见为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比例更高。 (4)湖南部分地区慢性心力衰竭金三角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院内联合使用率、植入式电装置(CRT/ICD)使用率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