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格局变化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产业空间结构为表现形式的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因此产业活动区位选择和再区位过程是分析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突破点。要制定城市的发展政策必须对于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了解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避免错误的政策实施。 本文以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撇开行业的特殊性,从更为一般的角度来研究各产业区位选择和再区位的过程和特征,寻找出纷繁芜杂的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其表象下面本质的原因和机理,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本文的研究有两个特点:(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研究城市经济活动。城市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体,而经济活动的演变又是历时性的,因此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时空产物,本文选题“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即意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2)将各产业区位问题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研究。在区域经济学中,多是对不同产业分别来研究它们的区位选择和再区位过程,这样难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完成整个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阐释。由于产业的分化以及生产组织的演变都是分工的表现,因此本文从分工的角度来切入,就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来研究各产业的区位选择,将各个产业区位的选择联系起来,寻找背后的共同规律。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与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有关的理论和分工理论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着重介绍了将分工理论运用到区位论中的斯科特的工业—城市区位理论,而本文就是在斯科特理论基础上做的一脉相承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包括分工的经济学分析、分工对产业成长的作用和分工与生产组织演变的关系。分析了分工和交易的关系,对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分工给以理论化的概括和解释;论述了从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演变的分工机理;以分工为视角阐述了生产组织从前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演变。 第三章:对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分工机理进行了阐述;对从前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中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轨迹进行了描述;列举了纽约和东京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第四章:从空间的维度阐述了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提出生产组织发展到当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传统的部门分工发展到当今的功能分工,生产环节中不同的功能倾向于空间上的分离,分置于不同的区位。用两个模型证明了实现不同功能空间分离的决定因素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成本的大小,当联系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便有了实现空间分离的可能性,然后才是对相应的区位的选择。研究发现城市内外各种产业活动的聚集与分散过程,始终是因为脑、体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提出了空间成本的内涵,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空间成本的最小化。提出了一个区位选择的三维模型,认为区位选择主要是决定于经济活动的联系特征、生产要素特征和区位禀赋条件,并且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五章:在前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北京为案例对中国大都市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京市工业郊区化的现象明显,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心城区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对于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本文提出应该从功能分工的角度来优化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而不是依照传统上的地域分工或者政府规划和行政命令,而且这种功能的空间分工应该突破城市的行政界限,使北京市发展成为在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生产体系中执行重要管理和控制职能的国际化大都市。 第六章:对于论文进行总结,概括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论文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从经济学的本源出发,构建了一个解释城市经济空间活动的理论框架。对城市不同产业区位的选择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解释,将发展中的各产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尤其是将大都市中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 (2)以分工理论为主线解析城市产业空间结构,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理论及管理学理论衔接起来,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起来。 (3)提出了空间成本最小化的内涵,并建立了一个区位决策的三维模型,即区位选择决定于经济主体的联系特征、生产要素特征和区位禀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