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微小肿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点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腮腺微小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目的:探讨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收集术前CT检查肿瘤直径≤20 mm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直径11~20 mm组与直径≤10 mm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比较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共收集原发性上皮性腮腺肿瘤患者2 067例,其中肿瘤直径≤0 mm者有685例(33.1%),男女性别比例为1:1.93,平均年龄45.3±13.8岁(12~83岁),病程为1周~30年,中位病程12个月。685例腮腺肿瘤良恶性比例为12.7:1。肿瘤直径≤10 mm的患者有74例,占肿瘤直径≤20 mm患者的10.8%(74/685)。肿瘤直径11~20 mm组(n=611)和≤10 mm组(n=74)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理学分型比较提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良恶性比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9.5个月(1~91个月),有2例患者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总体2年生存率为93.7%,5年生存率为89.3%。结论:直径≤20 mm的体积微小的腮腺肿瘤以良性多见,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的腮腺恶性肿瘤预后良好,应积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研究二:腮腺微小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研究目的:总结腮腺微小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位置分布,探索腮腺微小肿瘤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收集术前CT检查肿瘤直径≤20 mm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术后病理学诊断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直径11~20 mm组与直径≤10 mm组,分别比较影像学特点,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鉴别腮腺微小肿瘤良恶性质的影像学指标。结果:共收集直径≤20 mm腮腺肿瘤患者CT影像685例,影像学特点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边界、密度、边缘形态、毛刺样变、平扫及动脉期CT值对腮腺肿瘤的良恶性质鉴别有意义;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界、边缘形态、毛刺样变与腮腺小肿瘤的恶性风险呈密切相关性(P<0.05)。对11~20 mm组(n=611)和≤10 mm组(n=74)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比较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在边缘形态、边缘强化、动脉期CT值与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0 mm的腮腺肿瘤4.7%(32/685)发生在腮腺深叶,56.2%(385/685)发生在腮腺分区中的Ⅰ区,与肿瘤的直径、肿瘤的良恶性质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1.腮腺微小癌可随直径增加表现出一些恶性肿瘤的典型影像学特点,但缺乏特异性,应通过综合临床、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手段积极排除微小癌风险。2.直径≤10 mm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腮腺微小肿瘤无明显特征性的部位分布倾向。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目的:1.分析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型,提高临床医生对21-OHD的认识,以求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严重肾上腺危象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2.分析21-OHD患者的遗传学特征一一单中心探索21-OHD致病基因变异谱;3.分析21-OHD患者基因型,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评估基因型对表型的预测作用,为临床诊疗、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研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