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占全球陆地面积20%以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草地植被覆盖特征,分析不同类型草地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对合理规划放牧和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人工改良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照相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样线法、目估法、样针法、点框架法、网格法1×1、网格法5×5、网格点法1×1和网格点法5×5八种草地植被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刻画了非植被斑块和植被斑块在像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下非植被斑块和植被斑块空间分布格局异同,探索了像元尺度植被覆盖空间分布格局的生态学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样线法误差小于5%,耗时短,工具简单。目估法误差大于样线法,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覆盖度较低或较高样方。样针法误差大于样线法和目估法,误差受植被高度和茎叶硬度影响,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茎叶硬度较小的样方。点框架法、网格法和网格点法误差均较大,一般大于10%。网格法误差受覆盖度和小网格边长影响,误差峰值出现在覆盖度接近65%的样方,误差随着小网格边长增加而增加。2.八种方法测量值与照相法测量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对于类似人工草地,这些方法测量值可通过本文提供的拟合公式转化为真实值。随着样方数量增加,八种方法误差均呈现出先降低后稳定趋势。未来工作应根据覆盖度、植被高度和茎叶硬度等特征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本研究推荐样线法作为类似人工草地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3.在1 m×1 m样方中的斑块总数约2.5万个,包括非植被斑块约1.7万个和植被斑块约0.8万个。不同大小的斑块在形状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小斑块的形状更简单,分维数小。植被斑块更倾向于聚在一起形成较大斑块,呈聚集分布。植物聚集分布源自于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使得植物整体更倾向于聚集。植物小尺度生长模式应是形成大尺度格局的基础。1 m×1 m样方尺度的人工改良草地非植被与植被斑块的空间分布尺度约0.2 cm,甚至更小。4.不同植被覆盖度的非植被和植被斑块空间格局分布存在明显区别。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分散的植被斑块相互连接,非植被斑块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同大小斑块变化速度不同,大斑块数量比小斑块数量更快达到峰值。5.小尺度植被分布格局可以很好地与植物特征相联系。豆科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茎叶相对其他类型的植物形状简单,叶片接近椭圆形或圆形,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较小。而禾本科植物(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形状较复杂,叶片狭长形,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较大。其他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和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等)植物构成复杂,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大于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建群种的草地。分析不同草地植被宏观特征和小尺度景观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未来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