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关于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报道依旧较少。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河南农村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中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8-79岁的研究对象8033人。研究对象自于河南农村队列(Henan Rural Cohort Study),该队列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对河南省的五个县/市(禹州、遂平、通许、新乡、义马)的农村地区进行调查。使用标准化的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信息。由固定的研究人员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超声骨密度仪(Hologic Sahara)对研究对象的跟骨进行骨密度测量三次,并将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结果,测量指标包括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和T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用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来进一步探究心血管代谢性影响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剂量-反应关系。此外,对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进行了 meta分析,以与本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骨密度水平的分布: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组BMD平均值分别为0.41g/cm2 和 0.29g/cm2。整体上,男性 BMD 平均值(0.46±0.11 g/cm2)大于女性(0.43±0.12 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女性及总人群的BMD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所有P趋势<0.001)。2.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分布: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粗的患病率分别为50.24%和20.37%,相应的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分别为50.05%和14.57%。男性骨量减少粗的患病率(55.75%)明显高于女性(46.96%)(P<0.001);而男性骨质疏松症粗的患病率(14.56%)明显低于女性(23.83%)(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的患病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P趋势<0.001),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趋势<0.001),尤其是在女性50岁之后和男性60岁之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1999年-2016年中国农村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为17.7%(略低于本研究结果),且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低于女性(男性7.8%,女性 23.2%)。3.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较高的年龄、未婚(丧偶/离婚/分居)、现在吸烟、现在饮酒、体重低下、患高血压和高TC血症的人似乎更容易患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相较于男性,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确定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高脂饮食、较多的蔬菜水果摄入、患高TG血症、超重及肥胖与较低的患病率有关。4.心血管代谢性影响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剂量-反应关系: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随着身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总胆固醇的增加而渐升高(所有P<0.05)。结论1.在河南农村地区约有一半的成年人处于骨量减少状态,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女性50岁之后和男性60岁之后。3.在河南农村成年人中,较高的年龄、未婚(丧偶/离婚/分居)、现在吸烟、现在饮酒、体重低下、患高血压和高TC血症的人似乎更容易患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相较于男性,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确定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高脂饮食、较多的蔬菜水果摄入、患高TG血症、超重及肥胖与较低的患病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