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术(Reserved proximal phalangeal amputation,RPPA)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与跖趾关节截断术(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mputation,MJA)联合NPWT用于治疗糖尿病足足趾溃疡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对于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术联合NPWT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进行分析,为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复发率以及截趾平面选择提供新的思路。资料和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9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收治的6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糖尿病足足趾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根据:(1)I期手术进行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术(RPPA)联合NPWT覆盖创面,II期手术进行清创缝合;(2)I期手术进行跖趾关节截断术(MJA)联合NPWT覆盖创面,II期手术进行清创缝合。将其分为两组,即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组25例与跖趾关节截断组35例。两组治疗期间均予以控制血糖、局部或全身抗感染等治疗,术后3-12个月随访并加以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1)RPPA+NPWT组和MJA+NPWT组I期手术至II期手术时间间隔;II期手术至出院时长;总住院时长;2)I期手术后NPWT引流量;3)切口愈合等级;4)溃疡复发或转移性溃疡致二次入院;5)二次住院患者行手术治疗;6)创面细菌培养结果;7)并发症。使用SPSS23.0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期手术至II期手术时间间隔、II期术后至出院天数及总住院时长对比:RPPA+NPWT组I期手术至II期手术时间间隔约6.5-8.0天,而MJA+NPWT组I期手术至II期手术时间间隔约6.0-8.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截趾平面如何选择,创面肉芽生长时间相近。而II期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中,RPPA+NPWT组约5.0-10.0天,低于MJA+NPWT组约9.0-1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PA+MPWT组住院总时长约22.16±7.11天,少于MJA+NPWT组住院总时长27.17±7.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期手术后NPWT引流量:RPPA+NPWT组I期术后引流量10.0-32.5ml,少于MJA+NPWT组I期术后引流量20.0-8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切口愈合情况根据切口愈合等级评定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RPPA+NPWT组中有17例愈合为甲级,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2例;MJA+NPWT组甲级有15例,乙级及丙级愈合共有20例患者,其中RPPA+NPWT组中有68%的患者评为甲级愈合,而MJA+NPWT组中仅有43%的患者评为甲级愈合,明显少于RPPA+NPWT组。但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溃疡复发或转移性溃疡致二次入院治疗RPPA+NPWT组中有4例患者因溃疡复发或转移性溃疡致二次入院治疗,明显少于MJA+NPWT组中的11例患者。从二次入院百分比观察,MJA+NPWT组二次入院多于RPPA+NPWT组,通过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处考虑样本量少导致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二次入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可观察到MJA+NPWT组患者二次入院趋势较RPPA+NPWT组显著。(5)二次住院患者行手术治疗在二次入院的患者中,其中RPPA+NPWT组有1名患者行经跖趾关节截断术,3名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MJA+NPWT组中有10名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扩创植皮术,6例因临趾或余趾溃疡或坏死,再次行截趾术,1例行半掌截断术,余1例保守治疗后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创面细菌培养情况I期术后创面细菌培养情况,RPPA+NPWT组有2例阳性;MJA+NPWT组共6例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并发症:足趾畸形或残端痛随访两组中60例患者均无残端痛表现。MJA+NPWT组中有15人发生足趾畸形,明显多于RPPA+NPWT组2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术能够缩短患者总住院天数,且术后NPWT引流量明显减少;通过K-M生存曲线发现,其溃疡复发或转移性溃疡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术后随访发现其足趾畸形发生率明显下降。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趾术,此术一方面遵循了尽可能保留患肢长度的原则,减少了趾末端死腔形成;另一方面既可保住足部部分负重功能,又可以减少邻近足趾关节脱位的发生,降低了足趾畸形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次小样本研究发现,保留部分近节趾骨截断术在糖尿病足截趾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