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慈善团体。它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的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无论是在战时、灾时,还是在平时,始终不分种族、民族,不分宗教、信仰,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救助工作,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产生、民国时期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发展状况、功能实现等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具有近代意义的慈善团体在民国社会中存在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结构性变迁中民间力量的增长。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通过追述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引入中国的过程,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最初的活动情况,说明中国红十字会的产生是内外因素互动的结果。其次论述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如何取得合法地位,并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方面得到发展完善,概述了其对国内外的战事救护、灾荒赈济以及日常慈善活动,进而阐明与传统慈善机构相比,中国红十字会拓宽了救济范围,改变了管理模式,规正了价值取向,是近代意义上的慈善团体。最后探讨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民国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基本上处于软弱涣散的状态,政府无力单独承担社会救济工作,这就为民间慈善团体提供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又对慈善团体加以监督和限制。中国红十字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既在救济活动中保持与政府的合作,又在日常管理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改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