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矿化技术的能量桩热-力响应分析及受力机理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桩是一种在传统混凝土桩内埋入换热管,利用换热管提取清洁、可再生、可持续的浅层地热能,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制冷的地热利用装置。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能的能量桩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多。换热效率与热力学响应作为能量桩的关键性能而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其主要取决于桩身及桩周土体的强度、变形、热物性、温度场分布等多项指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技术,其作用过程涉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离子化学反应,该技术在改善岩土材料的强度、刚度、抗液化及抗侵蚀性等方面效果极佳。然而,MICP技术需要培养微生物菌群,对试验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且该技术的固化反应程序较为复杂,固化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实施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化学介导碳酸钙沉积矿化技术代替MICP技术开展热物性试验研究。化学矿化技术,即化学法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通过优化注浆工艺生成具有胶结作用的碳酸钙沉淀。因此,本文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在研究化学注浆对土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注浆加固土壤的热力学性能的改变,即,土壤孔隙碳酸钙晶体的大量生成对桩周土体的导热系数的影响。此外,与微生物矿化相比化学矿化反应机理简单,涉及的过程参数较少,原材料获取方便,成本低廉。本文基于化学介导碳酸钙沉淀的方法,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化学介导的碳酸钙对土的热物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改善土的热学性能来提高桩-土热交换率,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来提高桩的承载性能。基于已竣工工程的实际数据,借助ANSYS Workbench数值分析软件,对夏季和冬季两种工况下能量桩的温度场分布规律以及桩体热-力学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探明其复杂的作用机理和热-力学耦合特性。研究工作涉及:分段测土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碳酸钙含量以及干密度用以分析土的化学加固效果;以注浆次数及注浆量为变量制作多组试块,揭示注浆次数及注浆量对土体抗压强度、干密度和碳酸钙分布的影响效果;以注浆次数为变量制作多组试块并测试其导热系数,阐明化学矿化产生的碳酸钙晶体对土体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试块进行电镜扫描试验,从微观尺度充分评价土体的加固效果,分析热物性变化的原因;建立能量桩单桩模型,分析两种工况下单桩径向和竖向温度场分布规律,以及两种工况下桩体的热力响应(轴向应力、桩侧剪应力及轴向位移);建立能量桩群桩模型,分析两种工况下群桩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热力响应,并将单桩模拟结果与群桩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砂柱试样碳酸钙含量、干密度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测定发现,随着化学注浆次数的增加砂柱孔隙中的碳酸钙含量逐渐增多,起胶结和填充作用的碳酸钙有效提高了砂土试样的密实度,并将松散的砂颗粒黏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试样的抗压强度。试样的抗压强度沿着测试砂柱由上(注浆口)至下逐渐递减,注浆20次的试样上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56MPa,下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51MPa。砂柱中的碳酸钙含量由上至下逐渐递减,且上部的递减速率(0.17%/cm)小于下部的递减速率(0.53%/cm)。砂柱试样的干密度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孔隙中的碳酸钙含量成正比,试样中碳酸钙含量增加1%,则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量分别为4.05%、17.96%。(2)利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分布在砂颗粒表面的碳酸钙晶体呈多颗粒簇状集中,且多分布在砂颗粒接触部位;空间上相互接触的砂土颗粒在二维平面上存在着接触不到的地方,此处产生的碳酸钙晶体仅起到填充的作用,当碳酸钙晶体不断累积,不接触的晶体不断扩大,从而相互接触,转而起到了胶结的作用。(3)采用试块灌浆试验研究了级配较差的石英砂的导热系数及比热容随化学注浆次数(16、18、20次)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试样导热系数及比热容的值都随注浆次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规律增长;2)孔隙中的碳酸钙晶体对砂土比热容的提升幅度较大,注浆20次时,试样导热系数的最大增幅为87.4%,比热容的最大增幅为159%;3)注浆处理后砂的导热系数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砂,且随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注浆材料碳酸钙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导热系数,从而有效增加能量桩的热传导效率。(4)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并联双U型管换热稳定之后,温度在桩基及土体中的扩散范围先逐渐增大,达到稳定之后又逐渐减小。温度在单桩模型中的扩散形状呈圆形,在群桩桩基处径向扩散形状近似呈三角形,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又近似呈圆形。桩顶以下1m处并联双U型管各支管之间出现热干扰现象,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桩之间也开始出现热干扰现象,桩深7m处最为明显。(5)能量桩的热-力耦合效应使得其荷载传递机理不同于常规的工程桩,热-力耦合作用改变了单一荷载作用下能量桩的荷载传递特征和承载性状。温度的介入必然会使桩身因热胀冷缩而产生附加轴向位移,夏季工况下,单桩产生向上的附加轴向位移0.05mm,群桩产生向上的附加轴向位移0.68mm;冬季工况下,单桩产生向下的附加轴向位移0.78mm,群桩产生向下的附加轴向位移0.97mm。附加轴向位移的产生会引起上部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桩体受损及地基破坏等后果。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的江湖关系格局产生了明显变化。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中最为重要的湖泊之一,其湿地系统对长江流域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鄱阳湖湿地是一个由多类型湿地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体,在空间上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因此造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近年来,鄱阳湖水文变化日渐显著,洪涝和极端干旱事件频发且日趋严重,引发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本研究基于RS和G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以其制造简单、成本较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全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染料敏化剂作为DSSCs的核心组成部分,主导着DSSCs
混凝土结构因具有力学性能优异、造价经济以及取材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在交通运输工程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中,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环境存在强腐蚀性特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此,关于美好生活的内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好生活不仅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只有从哲学视阈加以解读才能深刻理解其内在意义与价值。从哲学视角看,研究美好生活问题,既是对当今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的深化研究,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
随着交通问题的凸显和各行业的发展需要,智能车辆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感知做为智能车辆技术的一大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研究,而精确的定位是环境感知的前提。传统
背景:环氧化酶2(COX-2)是一个调节前列腺素合成的可诱导的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了COX-2在肺癌中的过表达,提示COX-2可能在致癌机制中发挥了相
习近平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同时也是基于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在扶贫开发理论上不断完善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研究习近平扶贫思想在乡镇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习近平扶贫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具体的形成过程,然后从扶贫的基本准则、扶贫的主体和扶
若从印度思想史上观察,必会发现业力思想始终贯穿于印度宗教与哲学中,它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基础思想之一。业力思想肇创于遥远的古印度吠陀时代。今人通过现有可见的典籍,大体可以认为《梨俱吠陀》中规律思想是形成业力思想的雏形。“规律”掌控着自然、道德、祭祀的合理运作,其背后蕴含着神意的操控,一旦人们破坏“规律”必会被神灵惩处。而在当时最具影响的业力思想是祭祀业力观——那时的人们认为祭祀有消弭业力的效用。继之
对开关电源轻量化、高频化、高效率的不断追求促使谐振开关技术在直流变换器中取得广泛应用。谐振开关变换器在保留常规谐振变换器自然软开关及低电磁干扰等诸多优势的同时,
目的探讨E3泛素化连接酶CHIP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构建低表达CHIP的胃癌AGS细胞株(AGS-si CHIP),采用x CELLigence系统和克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