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交接地区存在一条北起大巴山、南止于五岭的文化“沉积带”,沅水是“文化沉积带”中最长的一条河流。沅水中上游地区在地理上相对封闭,历史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称为“五溪地区”。作为汉、苗、瑶、侗、土家等32个民族共同家园的五溪地区至今还保存着较原始的社会文化,遗留下众多完整的古建筑群和古村寨,这些聚落与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
第一章为前言部分,本文力图在多维视野中、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五溪地区聚落与民居进行理解和研究,注重文化的关照和底蕴的发掘。
第二章介绍了五溪地区的自然与人文背景。认为五溪具有区域位置的边缘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复合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与历史的延续性等特点。
第三章追溯了聚落与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建筑的发展轨迹有两条主线,一为本土建筑的缓慢发展,一为汉化的逐渐推进。体现五溪乡土精神的建筑一直在缓慢发展,至今未曾中断,建筑的汉化则因时间、地域、民族、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色调。
不同文化的聚落对其生活空间有特定的组织、分配与使用的方式。空间是观念、行为、制度的具体化。五溪地区少数民族有着不同于汉族的、自成系统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这些意识与观念亦渗透在聚落与民居的物质形态中。第四章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探讨:作为深层观念的信仰对空间的分配与布局的影响,建筑的造型、装饰的文化象征性,建筑的构筑仪式与居住仪式以及仪式与空间的互动,社会组织与制度在空间中的体现。
五溪地区地聚落是本地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加上中国历史的大背景,国土开拓、朝代更替、战乱、移民等等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人类交往的狭窄和闭塞导致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亦是聚落呈现鲜明个性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传统聚落的选址原则、选址类型、典型布局形式与聚落的空间特点,以4个主体民族的村落作为示例,并与汉族聚落空间进行了比较。
由巢居演化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为此地的原生建筑形式,不同层次的汉化形成多种类型的建筑。
第六章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构架类型、空间类型进行了划分,对民居的材料、构造、装饰、营造进行阐述,对建筑文化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与汉族传统建筑、吴地传统建筑进行比较。
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本文认为五溪地区乡土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叠印了多种文化,并对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建筑发展历史进行追溯,提出五溪地区建筑从远古到现在大致发生过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为从原始空间进入人为空间、第二次为千年的汉化历程、第三次为持续至今的现代化过程,建筑意识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神的逐渐凸显”、“礼的秩序”、“‘科学’的进入”。本文认为建筑一开始是以人为本的,而发展过程中神、礼、科学都对人之天性起过抑制作用,而未来的聚落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创造情理结合、物质功能与精神需求并重的人性空间,实现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