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或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后,对患者C2-C7 Cobb角、C2-C7矢状面垂直轴偏距(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T1倾斜角(T1slope,T1S)的影响,同时对两种术式获得的颈椎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行邻近双节段ACCF或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筛选出4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搜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测量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C2-C7 Cobb角、C2-C7 SVA以及T1S。结果: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ACCF组21例,ACDF组20例,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ACCF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54.5y,平均随访时间10.19mon。ACDF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51.9y,平均随访时间9.05mon。两组患者、年龄、平均随访时间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ACCF组术前C2-C7 Cobb角、C2-C7 SVA以及T1倾斜角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2.64±8.98°、1.89±1.39cm、26.51±7.73°,而ACDF组术前上述各角度均值±标准差分别为:9.07±14.50°、1.92±1.16cm、24.47±8.32°,两组间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CF组术后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C2-C7 SVA以及T1倾斜角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6.93±8.01°、1.19±1.06cm、26.43±6.94°,而ACDF组术后上述各角度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3.01±8.45°、0.92±1.07cm、25.63±7.16°,两组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与C2-C7 SVA与术前都有对比均有改善,而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1S与术前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末次随访上述角度比较:ACDF组末次随访C2-C7 Cobb角、术后与术前差值均高于ACC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其余角度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路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矢状面参数。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考虑选择前路何种术式时,颈椎矢状面参数也许不是一个主要的依据,而应根据手术经验、减压程度、植骨融合率等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