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3倍,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进出口以年均26%的速度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竞争更为激烈,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业务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要求,提升业务水平,增加收益。2008年9月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我国的进出口业务连续下滑,2009年1月,我国出口总值下降17.5%,进口总值下降43%。而我国是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如果不能采取一切措施,缓解进出口业务的下滑局面,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研究,希望使更多的进出口企业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促进我国进出口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的进出口业务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增加收益,亟需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要求。第二章是国际贸易融资理论研究述评,介绍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特征,国际贸易融资的起源与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常见的产品及其作用,重点阐述了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理论,并对本文基于的金融创新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做了综述。第三章是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字比较,分析了我国进出口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情况,分析了影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设计思路。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创新、供应链融资创新、大宗货物套期保值创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贸易融资与外汇资金交易组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了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实现途径。本文运用规范性的分析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进行了探讨,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实务中的一些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趋势,说明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在创新的同时银行应注意风险控制,用科学的风险管理工具保证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通过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够扩大我国的进出口市场,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其次,针对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扩大了业务规模,增大了客户群体,提高了盈利能力,提升了竞争能力。第三,为规模大的经济实力强的企业提供了增加授信额度,从而扩大生产规模的途径。第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获得银行授信的机会,能够通过宽松的支付条件获得更多的订单,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走上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