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价值观和文化的多元冲突,从经济、文化层面上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同时科技革命和科学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社会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科学技术的教育空前重要,人文教育的作用在实际上常被忽视,德育的实际地位受到了冲击。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学界也认识到加强学校德育、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德育工作仍存在着实效性差的问题,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国民素质、不良行为习惯也常被发达国家诟病。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文教组织,有两个基本关键词,即“德育”与“文化”,德育处于书院教育的核心地位;而文化则是说书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面对全球化和民族化的过程中,了解、学习、甚至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利用,才是应对别国文化冲击时的有效手段。书院是一种以民间办学为主的中国古代士人进行文化学习、教育、传播以及学术研究等活动的教育文化组织,因为它的培养人才,研究学术的功能,可以称之为古代的大学。书院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普及于明清,最终在1901年被废除,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北宋时期的书院取得了初步发展,主要以讲学教育为主;南宋时期由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大师与书院关系密切,共荣辱,同兴衰,以书院为阵地,讲学的同时传道、发展学术,使得当时的学术空前繁荣。从此,书院与教育、学术结合,以“大师”个人魅力为指引,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以德育人是书院的核心价值取向,培养出以“明人伦”为基础,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是宋代书院的培养目标。宋代的书院,尤其是南宋时期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后,各大书院相继完善了书院的德育传统,以德育人这一主题在书院的教育教学中延续了下去。本文从宋代书院的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内容和德育实施系统三方面入手考查宋代书院的德育价值,进行理性、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进入到书院的历史环境中,勇于面对历史的事实,澄清问题,寻求真理,批判地继承一切有益于当今高校德育建设的宝贵经验,得出了宋代书院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注重榜样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德育环境方面加以重视的结论。虽然书院模式在最终走向了终结,一些制度、教学目标和方法上也与现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相融合,但是本人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吸收和借鉴宋代书院德育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为当今高校德育改革献计献策,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