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由法国学者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6年首次提出。白那时起,这一概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被广泛使用在哲学、社会学、视觉艺术、音乐、文学等多种领域。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不是单纯由作者创造的,而是涉及到其他文本及作者、语言和文化等广泛意义上的联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翻译理论家巴兹尔·哈蒂姆和伊恩·梅森将互文概念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然遇到互文符号处理的问题。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白出版之时便风靡全球,进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人们从不同角度探讨这部作品。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作为一部充满西方魔幻文化色彩的小说,《哈利波特》在中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在这其中译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同样是英语译为汉语,该小说的大陆简体版和台湾繁体版是否存在差异?在处理互文符号时,两岸译者分别是如何处理的?论文选取了这部系列小说中的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两个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简体中文版和台湾皇冠出版社的繁体中文版。论文按照奈达提出的五种文化分类,包括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将书中出现的互文符号进行了梳理分析,探讨了两岸译者在对同互文符号翻译时有怎样的差异,及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讨论。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互文性的渊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不同理论家对互文性的理解、阐释与探索。第二部分将互文性与翻译及文化联系起来,关注互文性对翻译产生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以及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部分以大陆和台湾两个中文版本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为个案研究对象,从互文符号的视角对两个文本的差异进行剖析。本研究表明:第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各自互文性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译文的不同,使分别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岸读者感受到了原作的魅力。第二,与大陆简体版相比较而言,台湾繁体版相对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第三,关于小说中某些蕴含异域丰富文化的互文符号的翻译上,大陆译者较多采用加注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而台湾译者则多以意译的方式处理。译者既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又要有发散性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符号特有的内涵呈现给读者。第四,从互文性角度来看,两个中文译版的差异反过来也丰富了原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