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结构功能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平滑肌层厚度(CIMT)在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中的诊断效度。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同时具有血管结构功能指标baPWV、ABI、CIMT检验报告的体检人群572例,最终以年龄在50-65岁之间的243例选为研究对象,据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大体分两层:I层:无动脉硬化疾病组60例;II层:心绞痛组64例、高血压病组57例、糖尿病组62例。研究结果:1. baPWV、ABI和CIMT在4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动脉硬化疾病组的baPWV、CIMT均值明显高于无动脉硬化组,ABI均值低于无动脉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个疾病组的baPWV、ABI、CIMT均与动脉硬化疾病具有相关性,其中,baPWV、CIMT与之呈正相关(P均<0.001),ABI与之呈反向关联(P<0.001),而CIMT的相关性在各组中较前两者弱。3. baPWV、ABI和CIMT在三组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及界值水平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得知三个疾病组的baPWV、ABI均高于CIMT。研究结论:1.不同动脉硬化组与无动脉硬化组baPWV、ABI、CIMT均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baPWV、ABI、CIMT测定值与不同动脉硬化疾病有相关性,但CIMT的相关性弱于前两者。3. baPWV、ABI的ROC曲线下面积及最佳界值水平的敏感性在不同疾病组中均好于CIMT,即二者在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疾病方面均优于CI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