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山彩塑有着鲜明的江南地区色彩特征,在整体用色上讲究大方规整,严格控制色彩种类,并非常讲就上色技巧和手法。其中,“晕色”以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增添了彩塑色彩虚实相间、清透饱满的艺术表现风格。晕色技法,更是惠山彩塑中独特而常见的上色技巧,其手段多样,目的均是为达到色彩由深至浅的自然过渡,以达到用简单的几种色彩,就能表达出精致而准确的色彩语言的目的。首先,本文对惠山彩塑中“晕色”的表现做出归纳与整理。研究者多次探访中国泥人博物馆和无锡泥人厂制作室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拍照和通过面对面与目前工作于无锡泥人厂制作室的彩塑彩绘大师王南仙之徒,丁苗女士的采访询问,收集了大量一手图像资料及文字。并结合理论基础,对中国泥人博物馆馆藏产地无锡惠山的彩塑作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有明显晕色表现细节的作品进行统计整理,采用图片结合文字的手法分析了相关主要晕色部位,总结了三大晕色表现功能。并根据“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古画理论,从自然中提取抽象精神的方法,以中国泥人博物馆馆藏选取的惠山彩塑作品,及对无锡泥人厂制作室多名艺人的询问探讨作为研究依据,将晕色总结为6种主要技法。再次,本文进一步研究“晕色”的形式美语言与审美形态特征,并总结其规律。作为民间创作一种意象化的表现途径,“晕色”很好的完成了对原形抽象的、概括的处理,使具体的物象从凌乱走向规整,从单调走向韵律,提供了视觉上的简明扼要,作为有特点的细节表现手法,丰富了彩塑上色的形式语言,并能够准确表达肤色与气质、质感与肌理、体积与图案。本文进一步将晕色的意象形态进行概念提取,将形式美具体化、组织化,最终上升到了晕色的符号化形成和语言风格的形成。最后,具体阐述“晕色”由表现形式到于面料创新运用中的几步重要阶段。分析晕色运用于面料创新中的艺术风格与意义,以染缬和刺绣为例,分析传统工艺中的晕色表现,并进一步总结出平面、肌理、叠加、复合几种晕色于面料中的应用形式。将惠山彩塑中的不同“晕色”,与近年大牌秀场中所出现的晕色效果做实例对比分析,拓展创新表达思路。在举出多种应用方法后,提出晕色于面料创新中的应用原则,起到约束和指导的作用。